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后,巴蜀地區實行分封制與郡縣制。公元前314年,以郫邑作為蜀郡的屬縣稱郫縣,在秦漢時期,郫縣轄地涉及今郫縣、溫江、彭縣、灌縣等數縣,之后歷經數次變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屬溫江專區,1968年屬溫江地區,1983年改屬成都市。
1957年,曾獲畝產千斤糧食帥旗的郫縣,提出“學麻城,趕孝感”的口號,在大面積豐產上要“元帥升帳”,同時在發射高產“衛星”中也要在四川領先。從收早稻開始,與附近的新繁縣競爭,發射一個比一個大的“衛星”。
為了開展發射水稻“衛星”的競賽,他們專門在城關北街十字口豎立一個長十幾米,寬數米的“衛星發射臺”。每次發射一顆高產“衛星”,就使用一個裝飾性的彩色水稻牌懸掛在“衛星臺”上,象征“衛星”升起了。水稻牌的大小會隨著產量的高低而變化。隨后,“衛星臺”上的水稻牌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當年,全縣共發射水稻“衛星”41個。
2015年12月25日,郫縣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中,審議通過郫縣人民政府“關于撤銷郫縣設立成都市郫都區的報告”。2016年9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第十二屆七次全會審議并通過了《關于同意申報郫縣撤縣設區的決議》,同意申報撤銷郫縣,設立郫都區。2016年11月24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郫縣,設立成都市郫都區。2017年1月22日,正式掛牌成立。
2020年末,成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郫都區常住人口為1390913人,男性人口占比51.26%,女性人口占比48.74%,年齡結構中0-14歲占比13.16%,15-59歲占比72.68%,60歲以上占比14.16%,65歲以上占比10.63%。
郫都區位于成都市西北近郊,地處成都平原中部。城域東至犀浦鎮萬福村萬福倉庫,西至新勝鄉天生村走石山,南至德源鎮平成村魚鳧橋,北至古城鄉指路村通腴橋。城東南與成都市郊的金牛區接壤,西部及西南隔江安、走馬河與溫江區相望,西北和都江堰市緊鄰,北部與彭州市以蒲陽河、柏條河為界,東北與新都區毗連。
境內地形以平壩為主。西北角有一小塊淺丘臺地,名“橫山子”,為全區唯一的山丘。其海拔630-653米,比周圍平原高出10-20米;占地4.42平方千米,約占總面積1%。
郫都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0℃,年平均降水量979.4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014.0小時。
郫都區無發源于區境內的河流,過境各河都是都江堰的輸水河道。共有8條干渠:
郫都區下轄9個街道辦事處、3個鎮(合作街道和西園街道由成都高新區代管):
郫筒街道、?安德街道、?紅光街道、?犀浦街道、?德源街道、?安靖街道、?團結街道、?合作街道、?西園街道、?唐昌鎮、?三道堰鎮和友愛鎮。
2021年統計,郫都區國內生產總值為724.2億元(不含高新西區,下同),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26.4億元、246.6億元、451.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3.6 : 34.1 : 62.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720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02元。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1.2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9.8億元。
曾提及郫都區的古詩詞:
在郫都區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