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差是什么意思?是出口大于進口嗎?
在對外貿易中,出口總額大于進口總額稱為順差,又叫出超。 進口總額大于出口總額稱為逆差,又叫入超,如果進出口總額相等,稱為貿易平衡。
一、逆差的定義是指?
如果逆差國使用其本鈔對順差國清算,則屬于賒帳購入行為,長期賒帳購入順差國的商品,會促成順差國制造企業的破產和其銀行業發生發行準備作空的金融危機。
如果使用順差國的貨幣清算,則屬于對沖順差國逆差的補償貿易行為,會減少順差國對本國的債務。
如果使用第三方信用貨幣清算,則與使用本鈔清算對順差國產生的影響相同。
二、逆差利弊編輯
缺點
轉變傳統的追求貿易順差的觀念,努力追求外貿平衡。傳統貿易觀念認為出口為了創匯,順差是好事,逆差是壞事。這一觀念長期主導著我國的貿易政策和實踐。其實,一國的對外貿易應追求長期的進出口基本平衡,而不是長期的貿易順差。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長期的貿易順差所帶來的并非都是好處。首先,貿易順差雖然增加了外匯儲備,但從資源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看,是資源未被充分利用;其次,持續高額順差導致人民幣升值預期,進而又導致資本凈流入增加,資本凈流入增加又進一步導致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再次,巨額的經常項目的順差,會轉化為貨幣大量投放的壓力,成為通貨膨脹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優點
相反,貿易逆差的結果也并非都是壞處。第一,適當逆差有利于緩解短期貿易糾紛,有助于貿易長期穩定增長;第二,逆差實際上等于投資購買生產性的設備,只要投資項目選擇得當,既可補充國內一些短缺的原材料,還能很快提高生產能力、增加就業以及增加經濟總量;第三,逆差能減少貨幣升值的預期,減緩資本凈流入的速度;第四,短期的貿易逆差有助于緩解我國通貨膨脹的壓力,加大我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
從我國經濟發展的實踐來看,經濟增長快的年份,都是逆差或者順差較小的年份。因此,在對外貿易問題上,應當徹底轉變觀念,放棄以出口創匯、追求順差為目標的傳統觀念和做法,確立以國際收支平衡為目標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