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下轄的一個縣,位于銀川市北部,北靠平羅縣,西與內蒙古自治區(qū)接壤,東、南接銀川市區(qū)。
秦屬北地郡,西漢置廉縣。隋屬靈武郡、唐屬懷遠縣,西夏、元時屬定州,明為寧夏衛(wèi)地,清為甘肅省寧夏府之首縣。1935年,縣政府駐地遷往謝保堡。1941年,寧夏縣改名賀蘭縣。1954年屬甘肅省銀川專區(qū)。1975年屬銀川市。
賀蘭縣的地理位置為東經(jīng)105°53’至106°36’,北緯38°26’至38°48’之間。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呈扭曲傾斜。西部為賀蘭山山地,東部為平原;西北賀蘭山主峰敖包圪垯(海拔3556米),是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最高點。溝渠縱橫,湖泊眾多。周邊的縣市為向東為陶樂縣(已降級為鎮(zhèn)),向南為銀川市,向西為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向北為平羅縣。
黃河從東南向東北方向流經(jīng)賀蘭縣,在境內長度為21.25千米。黃河在賀蘭縣境內的水的質量相當好,用于灌溉。
西部為賀蘭山的山區(qū)。
截至2020年末,根據(jù)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縣常住人口34.1507萬人。 2021年末,全縣出生人數(shù)0.35萬人,出生率1.02%,死亡人數(shù)0.17萬人,死亡率4.96‰,自然增長率為5.24‰。按性別分:男性17.7萬人,女性16.7萬人;按居住地分:城鎮(zhèn)人口22.7萬人,鄉(xiāng)村人口11.7萬人,城鎮(zhèn)化率為65.99%;按民族分:漢族26.99萬人,占總人口的78.46%,回族7.08萬人,占總人口的20.57%,其他少數(shù)民族0.33萬人,占總人口的0.97%。
賀蘭縣屬于大陸性氣候,冬季比較長,非常冷,夏季雨水多。春季和秋季的過渡時間比較短。夏季的平均氣溫為攝氏22度,最高紀錄為36.7度。冬季平均氣溫為-8度,最低紀錄為-27.7度。此外周日的氣溫差別也非常大,平均在10度以上。由于境內地形的差別非常大,因此地區(qū)性的氣候差別也非常大。其中賀蘭山上的冬季可長達10個月。
賀蘭縣境內降雨量低,年平均降雨量為15766萬立方米。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日照率為66%。
賀蘭縣下轄1個街道辦事處、4個鎮(zhèn)、1個鄉(xiāng):
富興街街道、?習崗鎮(zhèn)、?金貴鎮(zhèn)、?立崗鎮(zhèn)、?洪廣鎮(zhèn)、?常信鄉(xiāng)、?南梁臺子管委會、?暖泉農場、?寧夏原種場和京星農牧場。
在黃河的沖擊平原上以農業(yè)為主,在賀蘭山的背陰面上以林業(yè)為主。
賀蘭縣近年發(fā)展工業(yè),其賀蘭縣工業(yè)新區(qū)(德勝工業(yè)園區(qū))位于銀川市北郊約8公里處,緊靠109國道與高速公路,占地約2650畝。該工業(yè)區(qū)提供該縣就業(yè)人口,也相對促進農業(yè)發(fā)展。
明代為邊防關隘。因西夏于此大建寺廟得名。溝口2塔相距百米、東西對峙,是為了尊仰釋迦牟尼和多寶如來而建的。
在賀蘭縣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