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灣區,是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一個市轄區,位于廣州市西部,與芳村區合并之前是廣州老四區之一,被廣州市府定位為“最具嶺南特色的中心城區”。
荔灣區原為古城廣州之西郊,舊稱西園、西關,因區內有著名的“荔枝灣”而得名。廣州有一句老說話是:“東村、西俏、南富、北貧”,那個“西俏”就是指西關,這區的特色是富商巨賈聚居之處,和眾多娛樂場所的立足地。西關風情就是形容清朝時期廣州富人的生活。
秦始皇時代起曾先后隸屬于番禺、南海等縣管轄,反復更變。至宋朝宋太祖開寶五年,荔灣地段屬南海縣管轄,此后一直未變。明朝時,這里已是中國對外通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清康乾時為中國唯一的外貿商埠───十三行的所在地。清咸豐九年,沙面被迫租借給英、法作租界。清末,荔灣地區西關為南??h衙直轄區,西村、泮塘一帶農村屬南??h恩洲堡管轄。
廣州清初所產棉花,以輕暖出名,號“廣花”;“廣之線紗”,于十三行之財富積累也有助推。由于本埠棉布價廉物美于英國布,出口甚多。在巨大利益驅使下,棉花來料加工迅速興起,西關農田被大量開發,修筑廠房街道,錦華、經綸、麻紗等地方便于此時期出現。廣州紡織業帶之形成,帶動了印染、機具、漿緞、制衣、制帽、鞋襪、絨線等行業的興盛。下西關涌郊區也被發展為高尚住宅區,業主有不少是因紡織業大旺而獲益的洋行買辦。西關在當時有所謂“八橋之盛”(匯源、蓬萊、三圣、志喜、永寧、牛乳、大觀和德興)。
辛亥革命后,西關工商業區劃歸廣州市區范圍。民國17至19年,原屬南??h管轄的南岸、澳口、增埗、西場等農業區劃入廣州市區范圍。民國34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政府重新把廣州劃為28個行政區,收回的租界沙面也新設成區。此時荔灣區域內設有長壽、西禪、逢源、黃沙、陳塘、沙面各區,南岸、西山、太平區有部分地段屬今荔灣范圍。1949年10月14日,中共攻占廣州后,在以上各區成立人民政府。
1950年6月,西禪區與長壽區合并稱為長壽區,逢源區與黃沙區合并稱為荔灣區,南岸區改名西村區。逢源區的三沙、泮塘農業區劃歸西村區。陳塘區并入太平區(后并入中區)。各區人民政府相應成立。而沙面區則改為市直轄沙面街辦事處,后改轄于太平區。
1952年9月,長壽區、荔灣區及西村區的彩虹、西村、泮塘、西增、小梅街和南源鎮合并成立西區,并成立西區人民政府,后改稱西區人民委員會。
1959年4月,泮塘、三沙等農業社加入三元里人民公社,劃出西區。1960年4至7月,原屬中區的清平人民公社(含清平、嶺南、沙面三街地段)與秀麗、光揚、華林、寶華四街并入西區。西區同時接管了三元里人民公社的同德、橫沙、沙鳳、三沙、西郊等5個大隊和石井人民公社7個大隊。
1960年8月,西區改名荔灣區。
1961年復建18個街道辦事處。同年9月,區轄內農村大隊全部劃回郊區管轄。
2002年1月18日,荔灣區正式接管了原轄白云區的大坦沙島。
2005年5月,廣州市調整行政區劃,將原芳村區的行政區域劃歸荔灣區管轄。
2016年10月28日,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政府駐地由金花街道中山七路328號遷移至石圍塘街道芳村大道西2號。荔灣區政府舊址于2019年7月1日變成了廣州市公安局荔灣區分局綜合辦證大廳的新址。
新荔灣區下轄22個街道,即原來荔灣區13個街道和原來芳村區9個街道。
2020年,荔灣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年常住人口123.83萬人。
現在荔灣區是廣州市唯一一個擁有一河兩岸美麗景色的轄區。西岸為芳村,經濟主要以花卉、蔬菜種植、水產養殖為主,近十年主要發展花鳥魚蟲及茶葉、家具批發如南方茶葉市場及花鳥魚蟲批發市場。而東岸則為傳統商業繁華地段,有上下九步行街、南方大廈、華林玉器街等經濟特色。
荔灣區的景點有陳家祠、沙面、上下九步行街、流花湖公園、西苑、荔灣湖公園、西關大屋、黃大仙祠、廣州花卉博覽園、聚龍村、荔枝灣、坑口觀音廟,白鵝潭酒吧街,華林寺,仁威廟,恩寧路騎樓街,廣州文化公園,醉觀公園,大沙河濕地公園等。
荔灣區的著名大廈有白天鵝賓館、南方大廈、荔灣廣場、廣州匯豐大廈,廣州地標性建筑物廣州圓大廈(位于荔灣區東沙大道)等。
荔灣區位于廣州市中心城區西部,是連接佛山的主要出入口,交通網絡縱橫交錯:連接周邊市區的內環路西半環、環城高速西半環等快速干道,貫通珠江兩岸的珠江大橋、人民橋、鶴洞大橋、東沙大橋及珠江隧道、洲頭咀隧道等橋梁隧道;由北往西南方面分別連接機場高速、廣清高速、廣佛放射線、龍溪大道、廣珠西線、東新高速等主要交通出口;西有滘口客運站,南有芳村客運站,還有可通世界各地口岸的新風港;已有和規劃地鐵1、5、6、8、11、10、13、22號線及廣佛線共9條城市地鐵,以及廣佛肇城際、廣佛江珠、廣珠城際北延線3條城際輕軌貫穿。
舊荔灣區(即不含芳村地區)的主干道有東風路、中山路、環市路、六二三路、南岸路、黃沙大道、康王路、荔灣路、人民路等,原芳村區范圍內的則有龍溪大道、花地大道、鶴洞路、芳村大道等。
荔灣區的高速公路有 廣州環城高速、 廣珠西線高速、 東新高速。
荔灣區的橋梁及隧道有:
珠江大橋、珠江隧道、內環路廣佛放射線:連接荔灣區內的北片區與芳村片區。
人民橋、鶴洞大橋、丫髻沙大橋、洲頭咀隧道:連接荔灣區和海珠區。
五丫口大橋、沙尾大橋:連接廣州市荔灣區與佛山市南海區。
東沙橋:連接荔灣區與番禺區。
同時,亦有規劃22號線北延段、25號線等線路經過荔灣區內。
荔灣區的中學有廣東實驗中學(高中部)、廣雅中學、廣州市第一中學、廣州市第四中學、廣州市協和高級中學、廣州市真光中學、廣州市培英中學(校本部)、廣州市西關外國語學校、西關培英中學等。
荔灣區的小學有沙面小學、西關培正小學、華僑小學、真光中英文小學等。
23°7′33.10″N 113°14′39.35″E / 23.1258611°N 113.2442639°E
在荔灣區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