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縣是中國江西省贛州市所轄的一個縣, 位于江西省中南部、東與寧都縣接壤,東南與于都縣相鄰,南與贛縣區相連,西與吉安市萬安縣交界,西北與吉安市泰和縣為鄰,北靠吉安市永豐縣、吉安縣、 也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縣人民政府駐瀲江鎮客家路8號。
三國·吳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曾在今興國縣地置平陽縣。
北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析贛縣、廬陵、泰和三縣地置興國縣,以年號“太平興國”為縣名,屬虔州。是為興國縣之始,以后未改。太平天國時曾避諱“天國”而改名為“興郭縣”。
興國縣下轄8個鎮、17個鄉:
瀲江鎮、?江背鎮、?古龍崗鎮、?梅窖鎮、?高興鎮、?良村鎮、?龍口鎮、?城崗鎮、?興江鄉、?樟木鄉、?東村鄉、?興蓮鄉、?杰村鄉、?社富鄉、?埠頭鄉、?永豐鄉、?隆坪鄉、?均村鄉、?茶園鄉、?崇賢鄉、?楓邊鄉、?南坑鄉、?方太鄉、?鼎龍鄉、?長岡鄉和興國縣工業園。
興國縣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贛州市北部,東倚寧都縣,東南鄰于都縣,南連贛縣,西鄰萬安縣,西北界泰和縣,北毗吉安市青原區和永豐縣。位于雩山山區,連接吉泰盆地。距贛州市82公里,距南昌346公里。
面積3214.46平方公里,東西長84公里,南北寬71.5公里,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山地占79.6%,耕地占9.9%,水域占7.8%,道路莊園等占12.6%,形成“七山一水一份田,一份道路和莊園”的自然風景。
最高峰大烏山,海拔1205米,位于北部與青原區交界處。其次有十八排,海拔1176米,位于西北與泰和縣交界處。
最低處是龍口鄉睦埠村,海拔127.9米。
主要河流為平江及其上游支流瀲江、濊水,此外還有瀧江、良口河、梅江、云亭河,共五大水系。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條,主要干流788.6公里,河網密度為每平方公里0.23公里。
建有大型水庫長岡水庫和中型水庫長龍水庫。
興國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8.8℃,年平均降雨量為1515.6毫米,年平均無霜期284天。
興國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客家先民主要來自今陜西、甘肅、河南、河北、山西、山東6省,尤以河南、甘肅兩省為多。
2003年人口為73.2萬。
2021年末,興國縣戶籍人口總戶數23.27萬戶;總人口85.87萬人,其中鄉村人口63.46萬人,城鎮人口22.41萬人;出生人口8408人,死亡人口3961人。
大力發展紅門工業園區。發展特色水果,輕工業發展較快。
境內有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市級文物保護名錄和25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興國是丹霞地貌的分布區,主要分布于距縣城不遠的北側和東側,兩個區域連成一片,呈啞鈴狀。寶石仙境風景區位于城北13公里處,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靈山冰心洞風景區位于城東10公里處,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丹霞湖(長岡水庫)位于其東側。
除了丹霞地貌,興國還有喀斯特地貌,位于梅窖鎮的太平巖溶洞是一個迷宮式中型石灰巖溶洞,總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洞內結構復雜,已探明的有三層以上。
均福山森林公園位于城北的崇賢鄉和楓邊鄉境內,文天祥曾在此抗擊元兵,1931年9月15日,毛澤東、朱德在此殲滅國軍第52師。高80米的龍下瀑布、海拔1205米的大烏山均位于園內。
瀲江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城南,規劃總面積為53655畝,其中濕地面積為35437畝,以濕地公園內的瀲江、濊水、長岡水庫為骨架,集河流、沼澤、蓄水區、水塘等于一體的自然與人工復合濕地系統。
興國號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將軍縣,1955年—1964年間授銜的興國籍將軍有54位,著名的有肖華、陳奇涵等。此外毛澤東、陳毅、朱德等人都曾在興國工作、戰斗。
興國是客家人的聚居地,是很有代表性的客家縣。
興國是風水學中最盛行的流派——贛派風水的發源地,梅窖鎮三僚村被譽為“中國風水地理文化第一村”。 歷史上著名的風水師有楊筠松、曾文辿、廖瑀等。
興國灰鵝:中國地理標志產品。
在興國縣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