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乾隆皇帝曾為涿州題寫對聯“日邊沖要無雙地,天下繁難第一州”,不過明朝沈德符《萬歷野獲編》中已記載有此聯,并稱該聯為“舊聯”。
截至2019年3月,涿州市戶籍總人口共70.15萬人。全市總面積742.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31平方公里。全市擁有城市道路總長度159公里,人均擁有道路面積13.94平方米。市政府駐雙塔街道范陽西路51號。
涿州是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公司等大型國有企業機關駐地。
今涿州市境在春秋戰國時屬燕國,為涿邑,得名自涿水,地處太行山前洪積平原上,是與薊(今北京市)齊名的大城市。秦朝行郡縣制,置涿縣,屬廣陽郡。漢初新設涿郡,以涿縣為首縣。曹魏時,涿郡改名范陽郡,涿縣仍為郡治。太和六年(232年),幽州刺史部治所由薊遷至涿縣,西晉初又遷回。十六國、北朝因之。
隋初廢天下諸郡,廢范陽郡入幽州,涿縣從之。唐武德七年(624年),改名范陽縣。大歷四年(769年),析幽州置涿州,范陽縣為州治。遼、金、元,范陽縣均為涿州(路)治所,而涿州之轄域在元中統四年(1263年)縮小至只有范陽、房山兩縣。明初,范陽縣撤銷,并入涿州,屬北平府(后改名順天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房山縣改由順天府直轄,涿州于是無屬縣。中華民國初年,撤州改稱涿縣,屬京兆。
二次北伐后,國民政府于1928年成立北平特別市,原京兆轄縣則全部劃歸河北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屬河北省保定專區;1986年升為涿州市,屬河北省,由保定市代管;2008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015年2月底,曾被列入河北省第二批省直管縣(市)試點,旋即于當年取消,劃歸保定市管理。
涿州市下轄3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1個鄉和2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新興產業示范區,407個行政村。
雙塔街道、?桃園街道、?清涼寺街道、?松林店鎮、?碼頭鎮、?東城坊鎮、?高官莊鎮、?東仙坡鎮、?百尺竿鎮、?義和莊鎮、?刁窩鎮、?林家屯鎮、?豆莊鎮、?孫家莊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京南經濟開發區。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涿州市常住人口667678人。
107國道南北縱貫全境,廊涿高速公路起涿州自 107國道,廊涿高速東達廊坊,與涿密高速鏈接,在北京外圍形成一條環路。為北京的交通緩解壓力。
京廣高速鐵路在涿州市徐里營村一帶設有涿州東站。由涿州東站出發,乘坐高鐵北京到僅需25分鐘,相較高鐵開通前,兩地往來的時間被大大縮短。另外,該高速鐵路的建成有效地緩解了京廣鐵路的交通壓力。
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完成235.3億元,同比增長11.5%;財政收入完成26.6億元,同比增長7.9%。全年共簽約內資項目60個,
全市共有中小學164所,其中高中8所、初中35所、小學121所。進校、電大、職教中心、特教中心各1所。市直幼兒園2所,鄉鎮幼兒園103所。 本部位于北京的中華全國總工會下屬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在涿州城東的東城坊鎮設有分校區。
在涿州市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