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縣是中國四川省綿陽市所轄的一個縣,古稱郪縣。
三臺歷史悠久,春秋戰(zhàn)國時期,郪王國的國都在今三臺縣郪江鎮(zhèn)。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在此置郪縣,南朝蕭梁時置涪城縣,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涪城縣并入妻縣。此后歷代在此設(shè)縣、州、府等,名稱各異,主要用名有郪縣、梓州、潼川府,治所也在今郪江鎮(zhèn)與今三臺縣城(潼川鎮(zhèn))之間反復(fù)變化。其中梓州是“四川”的四個“川”之一(“四川”指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設(shè)置三臺縣,縣城從此固定在潼川府(今潼川鎮(zhèn))。
三臺在歷史上享有“川北重鎮(zhèn)、劍南名都”之美譽。歷為州、郡、府、路、治所,唐宋時就與成都齊名,被譽為“西南大都”既是交通“襟喉之地”,又是商品集散地及經(jīng)濟文化中心。
郪江曾用名千子公社、千子鄉(xiāng),三十年代更名為郪江鄉(xiāng),1992年建鎮(zhèn),同年被命名為省歷史文化名鎮(zhèn)。
三臺屬川中丘陵地區(qū),地勢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傾斜。平均海拔450米左右,最高點龍樹鎮(zhèn)西北博。達嶺海拔672米,最低點建中鄉(xiāng)。江河邊短溝口海拔307.2米。以丘陵為主,丘陵面積占幅員面積94.3%,平壩河谷面積占5.7%;有耕地面積83029公頃,農(nóng)業(yè)人均耕地0.95畝;有水域9782公頃,森林69700公頃。山丘起伏,溝壑縱橫,梯地層迭,林果糧間長,多種經(jīng)營具有廣闊發(fā)展前景。
三臺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qū),具有春暖明麗,夏熱多雨,秋多綿霖,冬少嚴寒的特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氣溫16.7℃,年平均降水量882.2毫米,年均無霜期283天,宜于農(nóng)、林、牧、副、漁全面發(fā)展。
三臺縣下轄31個鎮(zhèn)、2個鄉(xiāng):
潼川鎮(zhèn)、?塔山鎮(zhèn)、?龍樹鎮(zhèn)、?石安鎮(zhèn)、?富順鎮(zhèn)、?三元鎮(zhèn)、?秋林鎮(zhèn)、?新德鎮(zhèn)、?新生鎮(zhèn)、?魯班鎮(zhèn)、?景福鎮(zhèn)、?紫河鎮(zhèn)、?觀橋鎮(zhèn)、?郪江鎮(zhèn)、?中新鎮(zhèn)、?古井鎮(zhèn)、?西平鎮(zhèn)、?八洞鎮(zhèn)、?樂安鎮(zhèn)、?建平鎮(zhèn)、?中太鎮(zhèn)、?金石鎮(zhèn)、?新魯鎮(zhèn)、?劉營鎮(zhèn)、?靈興鎮(zhèn)、?蘆溪鎮(zhèn)、?立新鎮(zhèn)、?永明鎮(zhèn)、?建中鎮(zhèn)、?老馬鎮(zhèn)、?北壩鎮(zhèn)、?忠孝鄉(xiāng)和斷石鄉(xiāng)。
幅員面積2660.58平方公里。耕地82488公頃。人口密度553人/平方公里,現(xiàn)有人口148萬,是人口大縣,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123萬。縣內(nèi)有漢、回、藏、羌、滿等11個民族。以回族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占總?cè)?.03%。城區(qū)面積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8萬。
根據(jù)全國第七次人民口普查結(jié)果,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三臺縣常住人口數(shù)為955811人。
唐代詩人杜甫曾于安史之亂期間于梓州居住一年零八個月,在此期間作的詩留傳下來的有近150首,其中包括著名的愛國詩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現(xiàn)在三臺的梓州公園(牛頭山,山名可能源于杜甫的詩“袞袞上牛頭”)上建有三臺杜甫草堂以紀念杜甫。
在清末民國時期,三臺(潼川府)是英國公誼會差會的傳教中心之一,并設(shè)有總堂潼川禮拜堂。
全縣目前無高等學(xué)校,主要的普通高中學(xué)校有:四川省三臺中學(xué)、三臺縣第一中學(xué)、三臺縣蘆溪中學(xué)、三臺縣塔山中學(xué)、三臺縣西平中學(xué)、三臺縣觀橋中學(xué)。縣城內(nèi)主要的初等中學(xué)有:潼川中學(xué)、三臺英語實驗中學(xué)(原三臺師范校,名義上并入三臺中學(xué))、梓州中學(xué)、城西中學(xué)。主要的小學(xué)有:潼川二小、潼川一小、潼川三小、潼川四小(原三臺師范校附屬小學(xué))。
抗日戰(zhàn)爭期間,國立東北大學(xué)(今東北大學(xué))曾內(nèi)遷于三臺縣,占用潼川聯(lián)立高級中學(xué)(今三臺中學(xué))部分校舍。東北大學(xué)回遷沈陽后,在此建川北大學(xué),四年后,川北大學(xué)遷南充,后幾經(jīng)更名,成為今西華師范大學(xué)。
三臺中學(xué)的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潼川府中學(xué)堂以及民國期間設(shè)立的三臺縣女子中學(xué);三臺縣第一中學(xué)的前身是民國政府設(shè)立的國立第十八中學(xué)。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潼川古城墻、云臺觀、尊勝寺、郪江崖墓群、藍池廟。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琴泉寺、三臺東塔及北塔、建平玉皇廟、劉營廣東會館、毛主席著作學(xué)習室、帝主廟、王爺廟、常樂寺、平基寺、藍家宅、柳池九龍橋、秦家橋。
涪城麥冬:中國地理標志產(chǎn)品。
在三臺縣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