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從本質講是將產品與服務納入增值稅的征收范圍之內,不再針對“服務”征收營業稅??梢哉f是一次“隱形稅收優惠”。因此,所涉及行業之中的企業需要根據相關政策,從新制定稅收籌劃方案。在實施“營改增”后,企業可從以下方面入手,進行稅收籌劃方案的制定。
一、企業性質的影響
研發、設計、咨詢等服務性的企業,在營改增后,一般納稅人由原適用5%營業稅稅率變為適用增值稅稅率為6%。同時,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提供了選擇空間。如,企業針對境外單位提供技術研發、咨詢、轉讓等都可根據相應的政策,申請增值稅部分的免抵退。所以企業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公司財務架構進行分析,通過合理方式方法降低稅負。
二、重新規劃業務模式
如果實現企業在營改增后的稅務籌劃。那么,企業就特別需要核算方式的改變,企業需要測算現有業務流程的稅負變化。同時,對于某些行業來說,由于缺少可抵扣的進項稅,會有稅負增加的風險。為防范風險,企業有必要重新規劃業務模式。
三、合同是重點
在“營改增”中,對于跨境應稅服務增值稅免稅或離岸外包服務免增值稅等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來說,合同是重中之重。合同直接影響業務的整體過程,同時是稅務風險的主體。在“營改增”后,如何與合作單位簽訂合同,是企業需要進行規劃和涉及的重點。
四、稅收優惠政策的運用
基于營業稅和增值稅對于稅款繳納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稅種的變化還影響企業現金的安排和籌劃。在稅收優惠中,營業稅優惠一般為直接減稅或免稅,而增值稅的優惠則涉及先征后返、免抵退等方式。這是企業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關于營改增,是利好企業的一項重大決策,因而企業對于相關政策的了解必不可少,對于政策了解的不夠充分,只會使企業走彎路,最終無法享受政策,稅收籌劃將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