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納稅行為發生之前,按照稅法及其他法律、法規的相關要求,對自身稅收成本進行合理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企業價值*5化。隨著市場競爭環境的加劇,在新稅收征管法的實施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納稅人意識到納稅籌劃對公司的發展的重要性。
1.股利處理方法
投資企業收到被投資企業發放的股利,應作為投資收益下賬。
2.罰沒收入處理方法
企業在經濟交往中,收取的賠款、罰金、滯納金等各種罰沒收入均應計入“營業外收入”賬戶。
3.收入與利潤的處理方法
企業已實現的收入應該按照現行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賬務處理。
4.出售股票收益處理方法
出售股票取得的高于股票賬面價值的數額,應作為投資收益處理。
5.聯營利潤處理方法
企業從聯營單位分得的利潤應按規定補繳企業所得稅。
6.聯營投資利潤處理方法
現行制度規定,聯營投資利潤實行“先分后稅”的原則,對外投資的企業分得聯營利潤后,應作為投資收益下賬,依法交納所得稅。
7.營業收入處理方法
營業收入是指企業取得的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直接關系的各種收入,而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取得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聯系的各種收入。營業外收入不屬經營性收入,不交納銷售稅金。而經營收入卻應交納銷項稅金。
8.銷售成本處理方法
成本控制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內容,在控制成本過程中,一定要遵守企業會計準則與企業財務制度,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來進行,不能隨意增加或者減少銷售成本。
9.被沒收的財產損失的處理方法
根據企業財務制度規定,企業被沒收的財物損失,支付的各種罰沒資金,應在稅后利潤中進行分配。
10.固定資產的處理方法
據企業財務制度規定,固定資產盤虧、報廢、毀損和出售的凈損失,均應列作營業外支出。
11.包裝物押金處理方法
包裝物押金的處理需要按照情況來分別處理。一般貨物包裝物押金收取時不征稅,應在逾期或超過一年以上仍不退還時計征增值稅,如果是應稅消費品的貨物還應計征消費稅。其他一些情況也要充分考慮在內。
12.非常損失與非正常停工損失處理方法
按規定,由于水、風、雨等自然災害造成的非常損失及非正常停工損失,應計入營業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