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的信用利差走擴在所難免,考慮到銀行全面排查,部分機構可能對某一行業或省份債券入庫和質押標準采取一刀切的措施,同時信用恐慌可能會導致債券基金面臨一定的贖回壓力。 而信用債市場的負反饋機制依靠市場自身修復能力可能需要較長時間,預計化解仍需監管干預。不過,事件沖擊對信用利差的影響是暫時和有限的,決定市場走勢的最終會回到基本面,事件性因素只是加大了短期市場的波動。
美國債務發生違約
后果一:美元貶值致儲備地位喪失
假使美國國債發生違約,美元兌主要貨幣將出現貶值,這不僅令美國國民承受貨幣貶值的負擔,而且還會令美國主要債權國資產大幅失水,新興市場國家恐再次面臨輸入型通脹壓力。對美國而言,更加致命的是美元貶值將令美元國際儲備地位喪失。
由于市場恐慌性情緒升溫,投資者將出脫美元轉投其它貨幣或資產,美元將迎來大量的拋售。一般而言,歐元被認為是可能的替代貨幣,但歐元區債務危機尚未徹底根治。資金將持續流入黃金、瑞郎等安全資產中。黃金價格突破1600美元及瑞郎兌美元持續刷紀錄新高,正說明市場對美債的恐慌氣氛愈發濃厚。
后果二:市場利率將大幅飆升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7月21日在國會參議院作證時指出,美國債務違約肯定意味著政府就愛你個喪失AAA信用評等,且政府將不得不為聯邦財政赤字和債務融資付出更高的利息。
一旦美國成為債務違約國,美國就將失去其它國家羨慕的AAA優質評級,今后美國將被迫為借債支付相當高的溢價。美國政府已經預計本財年的開支要比收入高1.5萬億美元,這意味著美國政府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要被迫以借債度日。而獲得貸款并支付利息的成本將大幅上漲。
后果三:美國經濟衰退威脅增大
近月以來,美國經濟數據表現糟糕,經濟增速已經出現放緩。若美債出現違約,則貸款成本上升將進一步導致支出減少。由于資金逃離美債及美元等資產,貸款活動將減緩,由此可能會帶來類似導致前一次衰退的信貸緊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