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巴縣是中國陜西省漢中市下轄的一個縣。
鎮巴縣歷史悠久。
2020年末,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統計數據顯示:全縣常住人口為210871人。其中農業人口123136人,主要是漢族,有苗、回、維、壯等少數民族居民,是西北地區最大的苗民聚居地。
鎮巴縣位于陜西省南端,漢中市東南隅,南接四川省萬源市、通江縣,被譽為陜西省“南大門”,東鄰安康市紫陽縣、漢陰縣,西北與西鄉縣接壤。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234米。最高箭桿山海拔2534米,最低處為巴廟鎮葫蘆村,海拔425米。
氣候屬北亞熱帶東南季風濕潤區,大陸性較強,氣溫年差較大,平均氣溫13.8℃,無霜期236天。橫跨嘉陵江、漢江兩大水系,有較大河流6條,年均徑流量25.5億立方米,年均降水1250毫米。縣城距西安407公里,距漢中183公里,距重慶499公里。
全縣總面積3437平方公里,轄1個街道辦事處、19個鎮、256個村(居委),2020年總人口210871人。
縣境自然資源豐富,林特產品和中藥材種類多,產量大,茶葉、香菇、木耳是本縣傳統產品。有耕地面積59.39萬畝,其中水田面積6.68萬畝。農作物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豆類、紅薯、油菜兼有;經濟作物現有茶園3.5萬畝,年產茶葉42萬公斤,桑園1.9萬畝,年產蠶繭150噸;水果2.1萬畝,年產水果3700噸。盛產蒟蒻,俗稱蘑芋。
境內竹木蔥郁,自然景觀眾多,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達79.89%,有林地270萬畝,其中竹林面積49.6萬畝,蓄積量68.6萬噸,居亞洲同類成片原始木竹林之最,有“巴山竹海”的美稱。櫟類分布最廣,面積43.1萬畝,蓄積45萬立方米,其次是松、柏、樺。草場可利用面積93萬畝,西鎮牛、陜南白山羊是本縣畜牧業優良品種,家畜飼養豬40萬頭/年,羊16萬只/年,牛5.6萬頭/年。
地下礦藏資源豐富,有錳、煤、板石、硫磺、鐵、石膏、碳石等25種。其中:煤炭、錳礦、板石等已開發利用。水能理論蘊藏量16.4萬千瓦,可開發利用4.5萬千瓦,已開發利用5179千瓦。藥材資源,“秦巴無閑草”,藥用植物1000多個品種,盛產中藥材236種,素有“天然中藥庫”之稱。
鎮巴縣下轄1個街道辦事處、19個鎮:
涇洋街道、?漁渡鎮、?鹽場鎮、?觀音鎮、?巴廟鎮、?興隆鎮、?長嶺鎮、?三元鎮、?簡池鎮、?碾子鎮、?小洋鎮、?青水鎮、?赤南鎮、?平安鎮、?楊家河鎮、?巴山鎮、?黎壩鎮、?仁村鎮、?大池鎮和永樂鎮。
鎮巴縣毗連蜀地,遠距秦川,先民祖籍多系川、楚。漢文化與巴、楚文化在此交匯。境內峰巒疊嶂,溝河縱橫,竹木蔥郁,物產豐富,氣候涼爽,原始自然景觀眾多,人文歷史傳說獨具魅力,正謂“秦南界蜀亙巴山,入境盤龍小終南。仙居似卻凡間物,常留煙靄達云天”。
鎮巴臘肉:中國地理標志產品。
在鎮巴縣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