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專項審計方案
一、審計目的
根據公司的采購管理制度,對現階段采購部門的采購管理工作及內部控制狀況進行審計檢查,做出客觀評價,揭示其中存在的控制風險,并提出可行的建議和改善措施。
二、審計內容
1、采購管理制度是否有效和完善;
2、采購計劃、采購預算、實際采購是否得到良好的遵循;
3、公司對采購主要業務環節(供應商資質的審核確認、標書制作、招標、評標、詢價、比價、議價、合同管理、驗收、退貨、款項支付等)的管理、控制是否完善;
4、對本年度審計問題進行后續追蹤審計。
三、審計范圍
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期間的XXX公司[內審網注:或多個法律主體,亦可按地區、城市、具體部門均可]采購管理工作。
四、審計人員與分工
XXX:負責采購管理制度的評價、需招投標的物資的標書制作、招標、評標、合同管理、驗收、財務支付等審計;
XXX:負責供應商資質、不需招投標物資及緊急采購物資的議價、比價、合同管理、驗收、財務支付款工作的審計;
XXXX:負責本期問題的匯總并編制審計報告以及問題追蹤審計。
五、審計時間安排(內審網注:此處略,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安排即可)
六、詳細審計程序(見下表)
七、審計所需資料及其他提示性說明(附后)
其他提示性說明
一、審計準備工作:
1、收集、分析、評價采購管理制度。
2、財務系統內導出截至查核日的采購費用明細賬。
3、了解公司本年采購預算、實際采購情況以及兩者的差異。
4、了解公司的招投標管理現狀,包括:招投標方式、評標方式。
5、了解非招投標物資采購的現狀:詢價、議價、比價。
成果要求:
1、工作過程需編制底稿記錄。
2、完成審計準備分析報告,確定審計抽樣的具體對象和現場審計重點。
二、現場審計工作:
根據審計分工和審計程序要求完成現場審計工作。
1、審計抽樣內容:
2、基本時間預算:
(1)首次進場會議
(2)制度評估
(3)采購、合同管理、驗收、付款審計測試
(4)現場溝通會議
(5)審計問題的改善后續追蹤審計
(6)出具本年度審計管理建議書
成果要求:
1、工作過程需編制底稿記錄,關鍵證據需復印。
2、完成審計報告。
三、采購審計所需資料清單:
(一)前期資料
1、物資采購目標和計劃;
2、前期物資采購審計工作底稿;
3、公司資料,例如公司結構圖和工作說明、政策和程序手冊以及重大的公司系統變化等;
4、財務會計資料;
5、相關制度規定,例如采購政策、采購程序制度、授權審批制度、供貨商管理制度、財產接觸制度、合同或協議簽定制度、憑證管理制度和定價策略等;
6、外部信息資料,例如同行業相關資料、物價水平和變化幅度、技術變化程度和供貨商資料等;
7、法律性文件。
(二)采購申請和審批階段:
1、采購政策
2、采購計劃
3、儲備定額補庫計劃
4、銷售計劃
5、產品產量計劃
6、技術措施計劃
7、生產作業計劃
8、在制品期初存量和期末預計存量
9、新產品試制計劃
10、物資工藝消耗定額
11、生產設備大中小修理計劃
12、技術改造計劃和物資價格供應狀況等。
(三)合同管理階段
1、合同法
2、公司內部有關合同制度
3、合同正文和副本以及供貨商資料
(四)驗收入庫階段:
1、物資采購申請單
2、采購計劃
3、采購合同
4、價格申報審批單
5、采購發票
6、運費單
7、檢驗報告單
8、入庫單
9、退貨單、
10、付款憑單
11、轉賬憑證
12、應付賬款明細賬
13、材料采購明細賬
14、對賬單
(五)物資采購后續審計:
1、審計報告
2、審計回復
3、定點供貨目錄
4、價格申報審批單
5、采購計劃
6、物資質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