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區為中國湖南省長沙市市轄區,望城位于湖南中部偏東,長沙城區西北部,周邊與開福區、岳麓區、長沙縣、寧鄉市、湘陰縣、汨羅市和益陽市赫山區相鄰。
望城區漢屬臨湘縣、湘南縣地;隋屬長沙縣、衡山縣,唐屬長沙、湘潭縣地;宋屬長沙、善化縣;歷南宋、元、明、清各朝均無多大異動。民國元年(1911年)始將長沙、善化兩縣并入長沙府,直屬湖南省管轄。1951年自長沙縣析置望城縣;5月26日政務院以政行齊字第129‘號文件批復自長沙縣析設望城縣;6月25日長沙專署民政字第61號令,宣布成立望城縣政府,因駐地望城坡得名“望城縣”。1952年3月縣政府遷址高塘嶺。1952年9月長沙專區改稱“湘潭專區”,望城縣隸屬湘潭專區。1958年12月24日,望城縣和長沙縣劃歸長沙市管轄。1959年3月22日,望城縣撤銷,并入長沙縣;1977年12月21日,按1959年3月撤銷時的行政區域復置望城縣。2011年5月20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望城縣,設立長沙市望城區,以原望城縣的行政區域為新設望城區的行政區域;7月25日,望城區掛牌成立。
根據湖南省長沙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望城區常住人口為890214人,男性人口占比50.52%,女性人口占比49.48%,年齡結構中0-14歲占比16.75%,15-59歲占比68.48%,60歲以上占比14.77%,65歲以上占比10.75%。
1990年人口普查,共計有22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為767人。2010年人口普查,總人口523,489人。
望城區下轄11個街道辦事處、5個鎮:
高塘嶺街道、?丁字灣街道、?大澤湖街道、?月亮島街道、?白沙洲街道、?金山橋街道、?黃金園街道、?烏山街道、?銅官街道、?雷鋒街道、?白馬街道、?橋驛鎮、?茶亭鎮、?靖港鎮、?喬口鎮和白箬鋪鎮。
其中雷鋒街道、白馬街道由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代管。
2011年撤望城縣設望城區時,轄14鎮1鄉,總面積96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3.68萬人(2010年人口普查523,489人)。
望城地處洞庭湖南緣、長瀏盆地的西部,長衡丘陵向濱湖平原過渡的地帶。東北、西南及南部群山重疊,地勢較高,低山與丘陵交錯,有較廣闊的山間盆地,西北與濱湖平原相連,中間多為丘陵崗地。整個地形由南向北傾斜,形成一個向北開口的漏斗形。
地理上位于位于湖南中部偏北、長沙城區北半部,京廣鐵路縱貫東部,石長鐵路、319國道穿境,有長湘公路、湘江路、瀟湘路、金洲大道、雷高公路、雷鋒大道和金星路直連主城區,湘江常年通航。地勢由南向北傾斜,境內山脈縱橫,位于本縣東北角橋驛鎮境內的黑麋峰海拔590.5米,為全區第一高峰。年均溫17℃,年均降水量1370毫米。
西北濱湖沖積平原區,本區與寧鄉市、益陽市赫山區與湘陰縣接壤。包括老溈水河、八曲河、團山湖和湘江以東的蘇蓼垸一帶地區,這一帶政區為大眾垸內的靖港鎮、格塘鄉、新康鄉、喬口鎮,烏山鎮部分地區、東城鎮蘇蓼垸地區。區內地勢低平,海拔在25至30米,最低處為喬口鎮附近為,海拔23米。
東北部中低山、崗地區,本區與長沙城區開福區、長沙縣、汨羅市和湘陰縣接壤。包括橋驛鎮的黑麋峰、茶亭鎮的九峰山和丁字灣街道的丁字灣等地。低山見于茶亭鎮和橋驛鎮,崗地廣泛分布于低山、丘陵的前沿和江湖沿岸。成土母質多為花崗石,面積達14.5萬畝(9670公頃),銅官、茶亭、橋驛三鎮第四紀紅土面積約為15.6萬畝(10400公頃),占該區面積的67%,并間有板頁巖和湖中沉積物,全縣海拔最高處黑麋峰就位于本區的橋驛鎮境內。
中部丘崗區。本區東部南部與長沙城區部分的岳麓區接壤,西與寧鄉市毗鄰,包括雷鋒鎮、白箬鋪鎮、白沙洲街道、大澤湖街道、月亮島街道、高塘嶺街道以及烏山鎮部分地區,海拔大都在100米左右。本區山地與旱土約為25萬畝(16700公頃)。
西南低山丘陵區,位于本區西南部,緊靠寧鄉市。包括嵇珈山、白鶴山、金盤山、雷打石、黃毛大嶺和甑皮嶺。區內低山、丘陵、崗地、間山盆地俱全,而且低山與丘陵交錯,一般海拔在400米左右,低山的主要組成物質為石英砂巖,巖性堅硬,抗蝕性強,山坡中上部風化層厚度一般為1~1·5米,低山地區的相對高度為200—300米之間,小丘的相對高度為200米以下,桐木盆地為本區最大盆地。
礦產主要有花崗石、陶土、硅砂、河砂、石灰石、磷礦石、煤、黃金等十多種,其中尤以花崗石與陶土著稱。花崗石主要分布在丁字灣街道一帶約為120平方公里的地帶,陶土只要分布在銅官鎮與茶亭鎮。
水資源豐富,地表徑流量歷年平均值26·98億立方米。
河流:河流為湘江及其支流,以湘江河為界,從河西流入湘江的有溈江、柳林江、撇洪河、八曲河、馬橋河、大澤湖水系、觀音港和百泉河,其中最有名的為溈水河。從湘江東岸流入的有黃龍河、石渚河與霞凝河。
湖泊:較大的湖泊有團山湖、天井湖和格塘水庫,其他庫容量100—1000萬立方米有,黃金園街道的觀音巖水庫、茶亭鎮境內的茶亭水庫都很有名。
屬于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歷史上曾廣泛分布常綠闊葉林,到1960年代,大部分原生植被已經不復存在,現東北低山和西南丘陵仍保留小部分針、闊葉混交林和天然竹林。19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的逐步發展,建筑用才工業的發展和廣大居民生活燃料改為燃煤和液化石油氣,農民的耕作逐步走向退耕還林,經過自然的休養生息和人工育林,森林植被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全區的森林覆蓋率接近30%,丘陵、崗地與低山地區,除了耕作用地與生活用地之外,植被與森林都在逐步恢復。人工育林栽種的主要樹種為杉樹、馬尾松、意大利楊、國外松、池樹、水杉和果樹等。
屬亞熱帶氣候,受季風影響明顯,氣候特征為春季溫度變化大,夏初雨水多,伏秋高溫旱,冬季少嚴寒。
一月為一年中最低的一個月,平均氣溫為4.4度,7月為氣溫最高,平均30℃。全年無霜期除高山的黑麋峰外,其他地區約為270—300天。
年降水約為137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達146天,五、六月份降水每月達200毫米以上,七、八月份每月100毫米以上。
洪澇災害為突出的自然災害,現代歷史上遭遇的洪澇災害有:
經濟上,傳統農業為水稻種植,家畜以飼養生豬為主,傳統工業有水泥建材、陶瓷和化工,湘繡為傳統手工藝品。綜合競爭力位居湖南省各縣(市)的第四位,2010年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的第九十二位。
本區主要的工業有建材、食品加工、化工、機械、電器、輕紡、造紙、印刷、服裝、工藝制品和陶器生產等,高塘嶺街道和白沙洲街道、大澤湖街道、月亮島街道為主要工業區。
在望城區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