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市是吉林省白山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
自古以來臨江就是鴨綠江畔的邊境重鎮。
夏、商、周時隸屬青州和營州,秦時屬遼東郡,唐初為安東都戶府所轄,后為渤海國西京鴨綠江府所在地;宋遼時屬東京道綠州,明時屬建州衛;清時屬盛京。古稱“貓兒山”(帽兒山),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設立臨江縣,并形成一個東西寬2.5公里南北長0.5公里,總面積5平方公里的臨江縣城,成為鴨綠江沿岸固邊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946年國共內戰臨江戰役時期,臨江為遼東省委、省政府、省軍區所在地。
1985年4月設為臨江區,1992年9月1日,臨江撤區設為縣;1993年11月28日,撤縣設為臨江市。2000年,臨江市轄5個街道、8個鎮、3個鄉。2003年底,臨江市轄5個街道、8個鎮、3個鄉:建國街道、新市街道、興隆街道、大湖街道、森工街道、大栗子鎮、樺樹鎮、六道溝鎮、葦沙河鎮、花山鎮、鬧枝鎮、四道溝鎮、寶山鎮、螞蟻河鄉、賈家營鄉、東北岔鄉。2005年2月5日,經吉林省政府批準,吉林省民政廳下發文件,同意對白山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作調整。其中:臨江市撤銷大栗子鎮,設立大栗子街道辦事處,將原大栗子鎮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大栗子街道辦事處管轄。2005年10月18日,經吉林省政府批準,吉林省民政廳下發文件,對臨江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1)撤銷賈家營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螞蟻河鄉管轄。(2)撤銷寶山鎮,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六道溝鎮管轄。(3)撤銷東北岔鄉,東北岔鄉所轄的元寶頂子、吳家營、東北岔3個村劃歸四道溝鎮管轄;將東小山、五人把、柳樹河子3個村劃歸樺樹鎮管轄。2006年3月21日,臨江市政府批準,同意將原葦沙河鎮葫蘆套村更名為白馬浪村。2006年4月24日,臨江市政府批準,同意將六道溝鎮南崗村更名為向陽村。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臨江市常住人口為121616人。
臨江氣候屬中溫帶,水分條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顯著,為溫帶季風氣候。氣候及其寒冷,氣候潮濕,日照、降水充足,降雨集中在夏季。由于山區地形降水日數較高。1月平均氣溫?15.6℃,7月平均氣溫22.4℃,年平均氣溫5.3℃。
臨江市下轄6個街道辦事處、6個鎮、1個鄉:
建國街道、?新市街道、?興隆街道、?大湖街道、?森工街道、?大栗子街道、?樺樹鎮、?六道溝鎮、?葦沙河鎮、?花山鎮、?鬧枝鎮、?四道溝鎮、?螞蟻河鄉和臨江林業局。
在臨江市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