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漳縣,古稱鄴城、鄴,是河北省邯鄲市下轄的一個縣,因境內有漳河,故名。
臨漳古時稱鄴,是建安文學發祥地,佛教文化繁榮地,都城建設肇始地,西門豹投巫治水發生地,銅雀臺所在地,享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破釜沉舟、曹沖稱象、七步成詩、文姬歸漢等成語典故均出自臨漳。
戰國時即有鄴縣,筑有鄴城。東漢末年,曹操擊敗袁紹后以鄴縣為實際統治中心,并為魏國都,曹丕代漢后因“王業之本基”,鄴城為曹魏五都之一;西晉314年因避晉愍帝諱,改為臨漳縣,335年后趙石虎遷都于此,復名鄴縣,冉魏因之,東魏之前鄴縣均屬魏郡,為郡治;東魏從洛陽遷都至此,改魏郡為魏尹,魏孝靜帝天平初分置臨漳縣,同治鄴城;北齊又分置成安縣,亦治鄴城,并改魏尹為清都尹;北周滅齊,將臨漳、成安二縣從鄴城遷出。
隋朝臨漳、鄴二縣均屬魏郡;唐朝二縣均屬相州;宋熙寧五年省鄴縣入臨漳,仍屬相州;金升相州為彰德府,臨漳屬之;元屬中書省彰德路;明朝屬河南彰德府;清因之;現屬河北省邯鄲市。
臨漳縣下轄7個鎮、7個鄉:
臨漳鎮、?南東坊鎮、?孫陶集鎮、?柳園鎮、?稱勾集鎮、?鄴城鎮、?章里集鎮、?張村集鎮、?磚寨營鎮、?習文鎮、?狄邱鄉、?西羊羔鄉、?杜村集鄉和柏鶴集鄉。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臨漳縣常住人口為589003人。
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降水量550毫米,年均溫13.2℃。
在臨漳縣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