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下轄的一個縣,位于寧夏南部。
隆德歷史上曾隸屬甘肅省平涼府。該縣地處寧夏,陜西,甘肅三省交界,連接中國西北重鎮蘭州與西安的西蘭公路穿城而過,北接固原,南鄰涇源,西接靜寧,東連平涼,為三省通衢。
隆德雖地處寧夏南端,但由于平均海拔超過2000米,氣溫較周圍各縣偏低,且由于地處六盤山脈北麓,降水偏少,加之水土流失,農業欠發達。歷史上更添兵匪之害,是有名的貧瘠苦寒之地。
隆德境內多山。六盤山主峰海拔超過2900米,因中共領袖毛澤東詩句"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清平樂·六盤山>聞名。此山有些地段林木蔥郁,不同于周圍黃土高原之童山濯濯。20世紀六十年代尚有豹,狼等猛獸出沒。山頂建有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紀念亭,電視轉播塔,氣象站等。全長2385米的六盤山公路隧道洞穿山腹。隧道通車前,六盤山曾是西蘭公路一道天塹。公路盤山而上,曲折蜿蜒,氣勢不凡。冬季大雪時,車輛往往因路滑難以翻越。
因全長200余公里的六盤山脈居于東南,隆德地勢東高西地,因此當地有河水倒流的說法。境內河流不多,大的河流有渝河,葫蘆河等。另有大小水庫及天然池塘(當地稱“澇壩”)若干。
因居于黃土高原邊緣,境內多山,溝壑縱橫。平地稱“川”,川地多為良田,物產較豐富。山地多梯田。
2020年末,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隆德縣常住人口為109451人。
居民以漢族,回族居多。當地方言類似陜西口音又略不同,與寧夏北部差別較大。農民種植小麥,馬鈴薯,玉米,大豆,豌豆等,也飼養牛,羊,豬等家畜。當地出產蘋果,梨,杏,西瓜,中藥等。民風習俗與周圍甘肅,陜西類似。重要的節日常有民間慶典活動,如春節時有“耍社火”等。另有一些習俗中國他處似不多見,如農歷正月二十三“燎疳”,二月二炒食豌豆,五月五采摘柳枝懸于戶外,十月一日為先祖“送寒衣”等。
因有些山區地少人多,環境破壞嚴重,不適宜居住,近年當地政府陸續組織居民遷移到寧夏北部平原地區,新的定居點稱為“吊莊”。另外也有大批農村年輕人前往中國沿海地區尋求工作機會。
隆德縣下轄3個鎮、10個鄉:
城關鎮、?沙塘鎮、?聯財鎮、?陳靳鄉、?好水鄉、?觀莊鄉、?楊河鄉、?神林鄉、?張程鄉、?鳳嶺鄉、?山河鄉、?溫堡鄉和奠安鄉。
張恨水的小說《燕歸來》中,女主角楊燕秋是甘肅靜寧人,在隆德長大并將此地看作故鄉。書中描寫了民國十七、十八年間陜甘兩省旱災,當地百姓民不聊生,吃樹皮草根為生尚無法糊口。楊燕秋一家人不得已離家向東逃難,楊燕秋賣身保全父母,一家人也支離流散。后楊燕秋跟隨繼父母到南京,繼父母去世后重返隆德縣尋找家人,亦要為西北建設做些實事,是為“燕歸來”。
在隆德縣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