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區(蒙古語:????????
???????,西里爾字母:Жиуюань д??рэг)是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
公元前306年,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于(武靈王20年)筑九原城。
前221年,秦統一中國,設九原郡,是秦始皇所修直道的北部終點。漢代時改由五原郡郡治,直到北魏時期(433年)又區分了懷朔鎮。
元代后,蒙古族各部落陸續進駐河套,包頭地區成為土默特部落游牧之地。
清代在1809年于設立包頭鎮,并在原九原郡的區域大興土木,到民國初年,已發展成為中國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碼頭。1923年平綏鐵路通車包頭,1926年(民國十四年)升格設立包頭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仍稱包頭縣。直到1953年撤消包頭縣改包頭市,并設立包頭市郊區。
1960年撤銷包頭市郊區,所轄地域分歸市內三區。
1963年恢復包頭市郊區。
1999年經國務院批準,包頭市郊區更名為九原區。
2008年經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批準,九原區進行部分行政區劃調整。
九原區下轄4個街道辦事處、3個鎮、1個蘇木:
沙河街道、?賽汗街道、?薩如拉街道、?白音席勒街道、?麻池鎮、?哈林格爾鎮、?哈業胡同鎮和阿嘎如泰蘇木。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九原區常住人口245190人。
全區戶籍人口16.4萬人,常住人口22萬人(2015年數據)。
自治區示范高中一所
在九原區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