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的一個市轄區,屬于北京四個城市功能區當中的城市發展新區之一(其中山區部分按照生態涵養區總體要求進行建設)。
區內地形西高東低,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轄區總面積2019平方公里,其中平原、丘陵、山區各占三分之一。
房山區是北京市原十個遠郊區縣中首個撤縣設區的地區(門頭溝區自設區至今均為市轄區),今房山區全境是于1987年由房山縣與燕山區合并后撤縣設區所形成。截至2018年底,在房山區下轄的28個鄉鎮(街道)、459個行政村、154個社區居委會中,常住總人口為118.8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30.8萬人,約占總人口比重的24.5%;人口總數位列全市第七,在除中心城區外的十個市轄區中位列第四。
在房山區境內出生并登記北京市戶籍的居民,身份證號前六位(地址碼)為110225(房山縣時期所用,已廢止)、110110(原燕山區所用,已廢止)和110111(現正使用)。
房山區位于北京市西南部,地處華北平原與太行大房山交界地帶。東鄰大興區,南鄰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西接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北鄰門頭溝區和豐臺區。
全區共分為1個副區級地區、8個街道、3個地區(保留原鎮建制)、11個鎮和6個鄉。
今房山區境內西部山麓的周口店鎮,有舊石器時代遺址,“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田園洞人”在此居住。
境內南部的琉璃河鎮董家林遺址,是燕國最早的都城,乃西周燕候召公奭始封之地,在山戎入侵后遭到廢棄,后來遷都于薊城。
秦始設廣陽郡良鄉縣(治所在今竇店鎮西安莊村)。漢朝良鄉縣一度改梁鄉侯國,今房山區轄境又設燕國廣陽縣(治所在今長陽鎮南、北廣陽城村)、涿郡西鄉侯國(治所在今長溝鎮東長溝村北)、涿郡利鄉侯國(治所不明)。
三國至南北朝,良鄉多屬各政權所設幽州、涿郡管轄,西鄉、利鄉、廣陽陸續廢并。隋唐五代期間,良鄉縣屬幽州。遼朝屬南京道幽都府,宋朝屬燕山府,金朝屬中都路永安府。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析良鄉縣置萬寧縣(治所在今城關街道),明昌二年(1191年)更名奉先縣,屬中都路涿州。
元朝良鄉縣屬燕京路大興府,后改屬中都路大興府、大都路總管府。奉先縣于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稱房山縣,屬大都路涿州。明朝良鄉縣直屬順天府,房山縣屬順天府涿州。清朝良鄉縣、房山縣均屬順天府。民國時,良鄉縣、房山縣屬京兆地方,1928年劃歸河北省。1949年后,良鄉縣、房山縣屬河北省通縣專區。
1958年,房山縣、良鄉縣合并為周口店區,劃入北京市。1960年,改稱房山縣。1981年,析置燕山區。1987年,燕山區、房山縣合并為房山區。
根據(中國)北京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區常住人口為1312778人。
2012年7月21日,北京全市普遍遭遇特大暴雨,而房山區成為災情最嚴重的市轄區,初步統計有80萬人口受災,經濟損失達61億元人民幣。
房山區的高中教育水平在北京市并不位于前列,還處于有待進一步發展的階段。
民辦非盈利學校
北京市房山區實驗中學
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
北京中醫藥大學良鄉校區
北京工商大學良鄉校區
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第三客運分公司(391路、616路、646路、專93路、專94路)、第六客運分公司(房山區全境)(其中房(F)字頭公交線路原屬于北京凱捷風客運公司,于2017年初并入北京公交集團)
涿州市春雷客運有限公司(京冀跨省公交):涿州19路、涿州19路支線、涿州22路
北京地鐵系統在房山區內建設和規劃中線路:北京地鐵燕房線(支線,在建)、北京地鐵21號線(房山區境內設兩站,規劃中)、北京地鐵四環線(遠景規劃)
區內當前運營線路:北京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線(良鄉站)
區內遠景規劃線路:北京市郊鐵路京原線(提出計劃)
京原鐵路通過房山區,6437/6438次列車在房山區設有9站,為上萬站到平峪站。
房山區內還有數條貨運鐵路,其中包括房山鐵路和周口店鐵路等。
房山區內有1個機場,為良鄉機場。目前為軍用機場,無客運航班。
在房山區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