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讓違規,會計人如何面對?這既不是單純的情商問題,也不是簡單的職業道德問題,這是考驗會計人綜合能力的設問。說直白點,會計人違心地順從老板,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必要時拒絕老板,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這是個尖銳的問題,也是個現實的問題。在中小企業,許多會計人就有過這樣的困惑和苦惱。有人形容會計工作是“掙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這樣的吐槽既有會計人的心酸,也有無奈。
會計工作與錢打交道,會計人容易成為矚目的焦點;會計賬目要記錄經濟活動,會計人容易知曉各類機密。這兩點決定了會計職業的高風險性。“頂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頂不住”,“做好了進醫院,做壞了進法院”,這類直白的話語辯證地說明了會計人在恪守職業道德與順從老板權威之間的兩個極端。
每個會計人都希望自己所處的工作環境能做到內控嚴謹、納稅規范,老板能帶頭遵守財務的各項規章制度。實際情況多不能如意。不同的發展階段,企業對財務規范的最低要求是不同的。
1、創始階段
公司資金與老板個人資金實際是不分的,這個階段不要著急切分公私之別,多著眼規避稅務風險。
2、發展階段
公司會引入新投資者,公司不再是創始人一言堂,規范資金管理與簽字審批非常關鍵。
3、成熟階段
公司要做大做強,加強內控與制度流程建設將是要務。
不同階段的問題看似嚴重,其實根子就在老板一人身上。等到公司利潤不錯了,老板希望公司規范的時候,一切都能解決。
會計人不可能突破企業的發展階段,去盲目追求高層次的規范。這么做,一方面條件不允許。譬如,企業發展初期或虧損階段存活下去最為緊要,為了活下去,有時會計規范性要為之讓道。另一方面,冒進不會得到老板的支持。會計人要么認清情勢,委曲求全;要么堅持己見,一走了之。
一走了之固然灑脫,但這是情商不高的表現。任性為之,職場之路容易越走越窄。試想會計之路,哪里能有坦途呢?多數情況下,會計人會選擇順從老板,怯生生地違背會計規范。但凡事都有度,底線是什么呢?
我的建議是,先勸服。譬如家財務,老板個人資金與公司資金不分,這是中小企業非常常見的弊端。家財務下,老板的錢就是公司的錢,公司的錢也是老板的錢,混淆了法人與個人的邊界。這種公私不分的做法,于老板而言風險極大,既有法律層面的風險如挪用資金、職務侵占等;又有債務層面的風險與稅務層面的風險,此法非常不可取的。把道理講通了,也許問題就解決了。
如果講而不通,會計人要爭取做到撇清自己,厘清自己有無法律責任?先衡量自己有無勇氣離開這家企業。如有,決不可盲從。如果沒有,在不違法的前提下,可無奈地服從老板;一旦涉嫌違法,則要設法委婉拒絕。
回到文章的題目,老板讓違規,會計人如何面對?這既不是單純的情商問題,也不是簡單的職業道德問題,這是考驗會計人綜合能力的設問。說直白點,會計人違心地順從老板,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必要時拒絕老板,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