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區分相關費用和非相關費用(間接費用),它的處理具體如下:
1.企業合并中發生的直接相關費用。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發生的直接相關費用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非一同控制下的企業合并發生的直接相關費用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2.企業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發生的直接相關費用計入投資成本。
二、審計費、咨詢費、評估費等間接費用計入管理費用。
三、發行債券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并對價的手續費、傭金的處理。
1.以發行債券方式進行的企業合并,與發行債券相關的傭金、手續費等,應計入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
2.以發行權益性證券(股票)作為合并對價的,與所發行權益性證券相關的傭金、手續費等,不管其是否與企業合并直接相關,均應自所發行權益性證券的發行收入中扣減,在權益性工具發行有溢價的情況下,自溢價收入中扣除,在權益性證券發行無溢價或溢價不足以扣減的情況下,應當沖減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拓展資料:
權益性證券和債務性證券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7個方面:
1、投資者對發行人的權利不同。投資與權益性證券,投資人將成為發行人的股東,有權利將自己的身份信息載入股東名冊,可以通過表決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享有選舉被選舉的權利以及享有分紅權,但是投資者投入的資金不得收回。
投資與債務性證券,投資者將成為發行人的債權人,有權利要求發行人按照合約規定支付本金以及利息,但是一般情況下不得參與發行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
2、投資者獲得收益的方式不同。投資者投資與權益性債券一般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獲得收益,一是企業分紅,二是將手中持有的權益債券低買高賣,賺取資本利得(小股東更為常見)。而投資與債務性證券主要是獲得利息收入。
3、投資者要求的必要報酬率不同。投資與債務性證券,主要承擔的風險是發行人的違約風險,而且企業生產經營產生的利潤優先支付債務利息;而投資與權益證券,既要承擔發行人的經營風險又要承擔財務風險。根據風險和收益對等的原則,債務性證券投資者要求的必要報酬率低于權益性證券投資者要求的必要報酬率。
4、發行人的資本成本不同。站在發行人的角度,投資者要求的報酬就是發行人支付的資本成本,權益性籌資的資本成本高于債務性籌資的資本成本。
5、對發行人的控制權影響不同。發行權益性證券,所有者權益增加,流通股數增加,容易分散公司的控制權。而發行債務性證券形成發行公司負債,不會影響公司的控制權。
6、對發行人的資本結構的影響不同。發行權益性證券,形成公司穩定的資本基礎,增加了所有者權益,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比率降低,企業償債壓力變小,財務杠桿降低,資本結構更加穩?。话l行債務性證券增加了負債,加大了財務杠桿,償債壓力增大。
7、發行費用不同,一般情況下,權益型性券的發行費用要高于債券性證券的發行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