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合并會計報表前,先要講清理四張單體會計報表的關系,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實則為二個編制基礎形成二個會計報表體系。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以權責發生制為編制基礎,資產負債表為主表,利潤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為附表。
為什么這么說呢,如果有了一張資產負債表,就可以看出所有者權益的大致變動情況,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的情況通過資產負債表就能知道增減變動,只是在需要再仔細看明細變動時,才需要去看所有者權益變動表?;谒姓邫嘁孀儎颖淼奶匦?,我們在作合并報表時,也就不需要合并單體的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只需在合并資產負債表及合并報表附注的基礎上就能直接填列出一張準確的合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是資產負債表的附表,利潤表也是,甚至能將利潤表歸類為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附表或明細表,原因是利潤表的計算結果是凈利潤,凈利潤也只是影響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的未分配利潤,對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其他項目無任何影響;而未分配利潤也只是資產負債表的一項報表反映而已。
綜上所述,資產負債表是主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利潤表是附表,單體報表和合并報表遵循同樣原理。所以資產負債表是合并體系中的關鍵報表,那么該如何看待資產負債表呢!會計實務界和理論研究界的觀點和看法比較一致,那就是資產負債表的關鍵與重心在資產類(左列);資產負債表的左列反映的是實實在在的資產,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公司在計提八項資產減值準備后,其報表中反映的資產凈值甚至可以與現金等值;而資產負債表的右列反映的是形成資產的資金(本)來源,即公司股東投入資金(本)形成了多少資產,包括原始股東投資資金(本)(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和后續經營中形成的留存收益(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向債權人借款形成了多少資產,包括向短期債權人和長期債權人的借款。
在單體和合并資產負債表中,如果資產(左列)反映準確,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右列)總和不會出現差錯,即使出現差錯,也只是負債和權益的明細項目所反映的資金(本)來源沒有反映準確。所以,合并資產負債表中首先是要審定資產類科目,然后是權益科目,最后是負債類科目。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不平時,一定要以資產類為準數,去查找負債或權益的不平衡因素,反之則無所適從。
會計報表的第二大體系只有一張報表即現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編制的報表;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基礎決定了它的編制特點,只有在權責發生制體系之外再獨立設置一個收付實現制體系才能準確編制現金流量表;會計理論界各種編制材料所推崇的由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權責發生制)推算調節(間接法)編制現金流量表的方法,由于各公司、企業經濟業務內容、賬務處理的紛繁復雜,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實難作到非常準確。會計實務界為解決現金流量表的準確性問題,在財務軟件中增加了現金流量表模塊,即涉及到現金的經濟業務以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同時記錄,期末分類匯總生成現金流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