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上調39只代銷基金產品風險等級
未托管基金啟動專項核查整改 嚴監管推動私募行業正本清源
信托業年內最大罰單開給國通信托,涉及“違規通過非金融機構代銷產品”
四川信托招募重整投資人
▼資管要聞
建行上調39只代銷基金產品風險等級
部分銀行對超風險評級申購公募基金進行收緊的同時,有銀行對代銷基金產品風險等級進行了上調。近日,建設銀行官網發布公告稱,調整部分代銷公募基金產品風險等級,將39只代銷基金產品風險等級由“R3-中風險”調整為“R4-中高風險”。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市場對基金產品或者服務的風險評價認定趨嚴,更有利于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債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超10%?理性看待債基產品收益率
債券型基金“牛市”背后也隱藏著不小的風險。今年以來,部分債券型基金投資回報率上升,一些產品年化收益率甚至超過10%,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目光。
業內專家分析,此輪債基行情與債券利率下行有很大關系,這種高收益不具有可持續性。通常在利率下行階段,債券價格上漲,大量資金融入債市,加劇了債券供求失衡,利率進一步下行,價格繼續上漲,形成正反饋效應;反過來,利率回升時也會有負反饋效應。長債收益率不會持續處于低位,投資者在債市高位接盤,未來遭受投資損失風險很大。
“組團”提前結募,4只政金債指數產品募近300億
6月14日,中信保誠中債0-3年政金債、南方中債0-3年農發行債發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2只產品首次募集規模均接近于原定募集上限,分別募集79.997億元、59.9億元。中信保誠中債0-3年政金債成為年內募集規模最大的政金債主題產品,高于原先“榜首”興證全球中債0-3年政策性金融債79.97億元的發行規模。從渠道處了解,國聯安中債0-3年政金債指數的募集規模也在60億-70億元。另據基金發售公告,建信中債0-5年政金債首次募集規模上限為80億元。由此,這4只政金債指數產品合計募集規模或接近300億元。
今年以來,短久期政策性金融債基金頗受市場關注。據業內人士分析,主要基于三大產品特征:一是持倉透明、風格清晰、業績回撤較好、費率低廉;二是主要投向的政策性銀行債券,評級高、體量大、流動性好;三是投向久期在3年以內的債券,面臨的利率風險相對可控。
未托管基金啟動專項核查整改 嚴監管推動私募行業正本清源
據中證報報道,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向部分私募管理人發布通知,針對目前未托管的私募證券基金開展專項核查整改。此外,中基協還要求私募機構對專職員工不足5人或存在高管缺位的情況進行自查整改。與此同時,中基協也對部分私募機構開始現場檢查。近年來,私募基金行業結構持續優化、機構質量持續提升,監管加強行業規范引導、“扶優限劣”的導向也更加鮮明。針對私募行業時有發生的風險事件,監管正逐漸趨嚴。
多只銀行理財6月提前終止
多只銀行理財產品于6月提前終止。如,中郵理財旗下一只產品擬于6月11日提前終止,華夏理財旗下一只產品計劃于6月21日提前終止。從提前終止原因來看,不盡相同,涉及所投資的資產提前終止、市場及投資運作情況等。
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部分產品在設計時或包含止盈或止損策略,是目標收益管理或風險控制的重要手段,提前終止理財產品亦是銀行理財機構適應凈值化時代,為保護投資者權益而采取的措施之一。對于銀行及理財子公司而言,應進一步加強投研體系建設,提升資產配置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投資者則應綜合衡量管理人投研能力、產品過往業績、產品投資風格及自身風險偏好、資金流動性等因素選取銀行理財產品。
中小銀行理財規模不斷下降 報告建議支持業務發展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近日,中國投資協會金融業資產管理專業委員會發布《中小銀行理財業務研究報告》表示,對待中小銀行理財業務,既要考慮中小銀行開展理財業務的實際能力、不足、難點以及存在的問題,也要考慮其在支持國家戰略目標實現、化解地方金融風險、實現銀行自身發展及滿足當地居民投資需求等諸多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議相關監管部門對現行的理財監管政策進行必要的調整與優化,從而支持中小銀行理財業務發展并對中小銀行理財業務進行規范與引導。
數據顯示,資管新規實施以來,中小銀行理財業務規模不斷下降,同時為滿足客戶理財需求,越來越多的中小銀行開始代銷理財產品。截至2023年末,城商行、農村金融機構理財產品余額分別為21836億元、9865億元,代銷機構數據為491家,而2019年末產品余額分別為4.03萬億元、1.02萬億元(農村中小銀行)。
資管規模“斷崖式”下跌 基金子公司夾縫中求生存
據中國經營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基金子公司資管業務規模僅有12646.08億元,相比2014年(37390億元)下降了66.2%,相比2016年行業頂點(105031億元)下降了88%。2024年中基協發布的《基金子公司私募資產管理產品月均規模(20家)》顯示,截至2024年一季末,全部基金子公司資產規模超過千億的僅存4家,分別是招商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建信資本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工銀瑞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浦銀安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這四家公司管理的規模分別為2195.28億元、1892.52億元、1228.77億元和1150.50億元。
“手工補息”叫停余波未消 險資積極尋覓替代資產
據上證報,銀行存款“手工補息”被叫停兩月有余,對各類資管機構的影響仍存余波。將銀行存款作為重要投向的險資機構,正在積極尋找應對之策。“我們主要是擔心存款類資管產品的存款銀行停止‘補息’。目前來看,已簽訂補息差協議的銀行中,少部分將停止補息,大部分會繼續履約。”上海一家保險資管機構固收部交易員告訴記者,“手工補息”被叫停給中小險資機構帶來的壓力會大一些。業內人士預計,“手工補息”被叫停后,險資機構與銀行后續新簽訂協議的補息會取消。在“資產荒”的背景下,險資機構須積極尋找更優質的替代資產,穩定產品收益,保證產品的競爭力。
保險資管機構紛紛亮出一季度“成績單”:3家頭部機構合計實現凈利潤13.94億元
據證券日報,中國保險協會數據顯示,截至6月13日,已有泰康資產、國壽資產、人保資產、中再資產4家保險資管機構披露一季度信息披露報告。除中再資產外,其余3家保險資管機構均已披露一季度經營數據。一季度,泰康資產、國壽資產、人保資產3家保險資管機構合計實現營收31.11億元、凈利潤13.94億元。受訪專家表示,保險資管機構的頭部格局保持穩定,保險資管產品投資運作總體審慎穩健。總體來看,保險資管公司的盈利模式會因為保險負債的不同呈現差異性。未來,保險資管機構要打造核心能力,踐行能力驅動戰略,提升第三方業務,加強市場競爭力。
▼機構動態
信托業年內最大罰單開給國通信托,涉及“違規通過非金融機構代銷產品”
6月14日,國通信托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湖北監管局一次性公示22張罰單,事涉13項違法違規事由。國通信托被罰585萬元,18名責任人被處以警告,此外3名主要責任人處以警告并合計被罰46萬元。作出處罰的時間為2024年6月4日。這是國通信托年內被公開的第二筆罰單,也是年內以來信托業單筆罰款金額最大的一筆罰單。
與常規信托罰單不同,本次違法違規事實出現很多“新面孔”,比如“違規兌付超額收益”“風險項目中對投資者進行違規兌付”,以及近幾年較為少見的“違規通過非金融機構代銷信托產品”。
又見信托轉讓金融子公司,外貿信托擬“清倉”寶盈基金25%股權
北京產權交易所顯示,寶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寶盈基金”)25%股權掛牌,轉讓方為外貿信托,掛牌轉讓日期為2024年6月13日至7月10日,掛牌價格面議。如果本次股權轉讓成功,外貿信托將退出寶盈基金股東名單。
寶盈基金股權掛牌轉讓并非個案。近日,包括重慶信托、中航信托等在內的多家信托公司轉讓旗下金融公司股權。多名受訪業內人士分析,近日信托公司轉讓金融子公司的現象“扎堆”,原因較為綜合,或與央國企清理非主營業務、流動性需求和財務投資回報率考量等因素有關。
“殼私募”欲以65萬元出售,業內人士稱合規發展方能常勝
據上證報,近日,網上一則關于私募基金管理人“賣殼”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消息顯示,上海某證券類私募基金管理人以65萬元的價格“賣殼”,并稱該價格“低于市場行情”。實際上,“殼私募”買賣行為近年來并不少見,不過,隨著監管部門對私募基金管理人各個環節的監管加強,目前這一“市場”也在逐漸變冷。“現在‘殼私募’越來越不值錢了,如今監管對存續私募的員工人數、高管背景、實繳貨幣資本等要求提高,管理人變更也更嚴格了,‘殼私募’的買家越來越少。”某業內人士表示。不合規私募加速出清也已成為常態,近兩年注銷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不斷增多。
四川信托招募重整投資人,公布多項“硬指標”意向重整投資人出資規模應不少于50億元現金
據證券日報,6月11日下午,四川信托破產重整工作再迎新進展。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公布了四川信托公開招募和遴選重整投資人公告。此次公告明確了報名重整投資人、提交重整投資方案、簽訂重整投資協議等多項工作的時間節點,并公布了報名四川信托重整投資人的多項硬性指標。其中明確要求,意向重整投資人的出資規模應不少于50億元現金。公告顯示,意向重整投資人應具備與四川信托規模相適應的經營和管理能力,且擁有與四川信托主營業務相關行業的經營管理經驗。同時,意向重整投資人的實繳注冊資本應不低于30億元,最近一年經審計的資產總額不低于500億元且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資產不低于200億元。時間節點方面,報名截止時間為6月24日17時。
▼市場跟蹤
上周權益市場下跌,小盤指數反彈,上證指數接近3000點。上證50下跌1.25%,創業板指上漲0.58%,中證1000、中證2000分別上漲0.53%、2.07%。漲幅靠前的行業板塊是通信、電子、計算機,跌幅靠前的是食品飲料、農林牧漁、交通運輸。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財聯社整理)
上周利率債收益率窄幅震蕩,長端下行更多。截至6月14日收盤,1Y、5Y、10Y國債分別報收1.61%、2.06%、2.26%,分別較前一周收盤變動1BP、0BP、-2BP;1Y、5Y、10Y國開債分別報收1.80%、2.10%、2.33%,分別較上周收盤變動3BP、0BP、-4BP。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財聯社整理)
上周有29只基金公告成立,總募集規模為398.37億元,平均每只基金募集規模為13.74億元。其中,有9只基金成立規模超10億元,中信保誠中債0-3年政金債A募集規模達80億元。本周開始新發基金16只。
據華西證券的數據,上周全部理財規模較前一周降1337億元至29.86萬億元,理財子機構規模變動與之類似,環比降1221億元至26.10萬億元。分投向來看,現管類產品存續規模繼續縮減,環比降769億元至8.2萬億元;可投股票固收+產品較前一周降122億元至8.2萬億元;純固收類產品規模同樣較前一周下降97億元至4.2萬億元。不可投股票固收+產品較前一周小幅增15億元至7.9萬億元;權益及偏股混合型產品基本與前一周持平,為83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