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無序擴張,往往表現為壟斷,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大魚吃小魚”,好聽點的說法是資本整合。不管怎么說,其實質都是資本貪婪本性的體現,目的只有一個,壟斷產業進而壟斷市場。如果放任資本,聽憑資本無序擴張,那么資本不是壟斷,就是走在壟斷的路上。
拓展資料:
資本無序擴張的表現:當前互聯網廠商殺入社區團購領域就是典型的資本無序擴張。
這個領域中當前主要是一些個體經營戶,小菜販小水果店,他們每天就賺點幸苦錢,部分用戶的收入或許看著還不錯,但都是起早摸黑的結果(可以去大型批發市場看看,這些人多早就去拿菜了),一年365天除了春節幾乎沒有休息時間,還有部分則就只能滿足生存而已。
這部分群體可以說是整個社會中相對底層的用戶,同時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而互聯網資金進入后,首先擠壓的就是這部分小販小個體戶。或許有少部分年輕人可以進入社區團購中就業,但大部分人將面臨著失業,都是中老年群體,很難實現再就業。
大量底層用戶的失業會引發社會不安定因素,而這還不算!最可怕的是資本在拿下終端消費用戶后,還可以利用手中龐大的用戶量來擠占上游的利益,上游的菜農、果農在這種大資本面前也一樣無能為力,根本沒有溢價能力,不賣爛地里,買只能低價保本。
這意味著資本未來可以掌控整個上下游產業,屆時你用戶也就是一棵小韭菜,任人宰割。
資本進入民生領域與民爭利就是典型的無序擴張。
資本是如何在擴張中實現對民眾的“奴役和專制”?
當資產階級利用政策優勢把商人階級所擅長的私人領域中的法律應用到整個國家,讓私人領域的規則成為一般的市場規則。但是當這個市場的規則與資本的法律建立起來以后,資產階級就不再滿足于和國家的結盟,而是要俘獲和主導公權力,它要限制國家權力,使公權力淪為市場自由和資產階級的“幫兇”和“打手”。而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就成了他們(資產階級)要收割的韭菜,淪為了他們(資產階級)“奴役和專制”的對象。
那么,資本到底是如何在擴張中實現對民眾的“奴役和專制”的呢?
一是對基礎設施領域、文化領域的壟斷,制定規則并掌握話語權,從而實現對民眾的“奴役和專制”。
舉個例子,當今的基礎設施概念,已然從鐵路公路電力能源方面,向公共交通、基礎網絡、互聯網、社交媒體等方面衍生。像滴滴打車、高德地圖、微信、美團、各種云服務,已經具有了當今社會基礎設施該有的特性。所以,通過對這些新型基礎設施的壟斷,與民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的服務的定價權,也就掌握在了這些資本的手里。而資本,是野蠻的,以攫取利益為目的。定價權掌握在自己手里后,資本必然要開始進行“收割”。
二是資本對公權力的綁架和利用。為了使自己的“定價權”以及“收割”行為合法化,資本必然會對公權力下手。資本利用人性對金錢的貪婪的欲望,開始對掌握公權力的人實施腐蝕和綁架,使得公權力為自己的“定價權”以及“收割”行為開道。資本慢慢掌握公權力,進而實現對公權力的操控,并對資本實現“反哺”。
所以,如今的資本,是一種新型的教會。值得我們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