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銀行存款到期利息沒有達到預期,最低利息這種情況也是常有的,可能你做的是保本或非保本浮動理財,這種結構性存款一定會有一張協(xié)議,你查看一下協(xié)議,有沒有具體規(guī)定,然后在決定怎么做
拓展資料:
結構性銀行存款有哪些風險?
1、利率風險
我國的美元存款利率基本上是依據美國聯(lián)邦基準利率確定的, 當美聯(lián)儲升息時, 國內的美元存款利率也會升高,這樣,由于投資者選擇結構性存款而放棄了提前支取的權利,利率一旦上升,投資者原有的高收益就會縮水,甚至可能會低于普通存款利率,這就是外匯結構性存款投資者面臨的利率風險。
2、匯率風險
對于不同種類的外匯結構性存款,投資者所面臨的匯率風險也不同。除了投資與匯率掛鉤的產品的收益率直接受匯率影響外,投資者的本金也都面臨著存款期內的市場匯率風險。投資到期時,如果外幣相對本幣貶值,投資者將不得不承受由此帶來的損失,這就是外匯結構性存款投資者面臨的匯率風險。
3、流動性風險
由于外匯結構性存款都鎖定了一個固定期限,投資者在期限內不能提前支取,就如同定期存款一樣,投資者將面臨在存款期內喪失較好的投資機會而付出較高的機會成本的風險,這就是外匯結構性存款投資者面臨的流動性風險。
4、信用風險
對于同一時期同樣結構的產品,不同銀行提供的收益率也有所差別,這主要是由銀行自身的信用風險決定的。資金雄厚、操作規(guī)范、風險承受能力強、經營穩(wěn)健的銀行, 由于其自身的信用風險較低,所推出的產品的收益率可能相對較低。而那些穩(wěn)定性較低, 自身信用較差的銀行雖然提供的產品收益率較高但是風險也很大,投資者很可能因銀行違約而蒙受損失。
5、政策風險
在我國,國有商業(yè)銀行缺乏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國家宏觀調控的束縛, 因此, 產品受到政策性的影響非常大,政策變動就不可避免地成為結構性產品的風險來源之一。這種政策性風險不僅與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直接相關,還有可能通過對投資 者進行投資渠道和額度的限定而帶來額外風險。
6、市場風險
包括但是不限于國家法律法規(guī)以及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yè)政策、地區(qū)發(fā)展政策等國家政策發(fā)生變化所導致的收益率變化。
7、提前終止風險
銀行具有提前終止結構性存款產品的權利但不包括義務。如果銀行提前終止產品,客戶無法獲得預期的收益率。
8、“假結構性存款”
對于投資者來說,這種“假結構存款”有何風險隱患?
簡單來說,對客戶而言,結構性存款客戶的本金是無風險的,只是收益存在變動,而且變動也是在合理范圍之內,總體而言是一個低風險產品。‘假結構’實際上沒什么風險隱患,反而是真的結構性存款有些風險,但這里所說的‘風險’,也只是在收益層面。
投資者在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時,首先要選擇具有衍生品交易資格且衍生品交易投資管理經驗相對豐富的大中型銀行;其次不要只關注產品收益率,要盡可能明晰產品交易規(guī)則和底層資產配置情況,在自身可承受的風險范圍內理性投資。
多位業(yè)內專家表示,不真實的結構性存款,其風險留在了銀行體系內。結構性存款的問題主要就是高息攬儲,這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存款市場競爭秩序,抬高了銀行負債成本。更嚴重的問題是,還向客戶傳遞了剛性兌付的信息,即說它是存款,但收益卻像理財產品;說它是理財,卻又保本。
假結構性存款產品的“高收益率”并不是通過掛鉤衍生品價格波動所獲得,而是銀行自身為投資者支付這部分成本,相當于銀行發(fā)行高利率的產品來獲得負債端資金,結構性產品的風險會轉化為銀行的信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