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鐵,最近國家針對房地產市場出了重磅新政策。根據政策解讀,今天咱們來算一筆糊涂賬,不是算不明白,是這賬本讓人越算越心慌。
為了方便算數和理解。咱們假設一套一百萬的房子,首付從30萬降到15萬,利率從3.1%降到2.85%,聽著挺美的是吧?別急,咱們慢慢往下扒。
首付降低到不低于百分之15%。首付30萬變15萬,這門檻是低了,可別急著高興。古人說,“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首付少了,月供上去了,每月3515元,比原來多出500多元,這得吃多少頓小龍蝦才能省出來?
貸款額度從70萬漲到85萬,這數字看著挺喜人。可別忘了,“債多不愁”那是自欺欺人,30年累計還款從107萬漲到126.5萬,多出小20萬,這不是錢啊?
利率是降了,3.1%到2.85%,這0.25%的差距,30年下來,也就省下幾萬塊。可這每月多出的500多元,30年就是18萬,這賬怎么算怎么虧。
首付加上累計還款,總成本從137萬漲到141.5萬,多出4.5萬。這錢,干啥不好,非得多扔房市里?
月還款從2989元漲到3515元,這每月多出的500多元,對于咱老百姓來說,那是孩子的奶粉錢,老人的醫藥費,自己的旅游基金。
時間就是金錢,這話一點不假。可在這買房賬本上,時間成了“負資產”,越往后,掏的越多。
收入下降,這是硬傷。“手里沒糧,心里發慌”,未來還款能力下降,誰還敢輕易下手?
房價還在跌,買房就虧,這不是“買櫝還珠”嗎?花了大價錢,結果買到手的是個不斷貶值的“珠”,這心情,比吃了蒼蠅還難受。
不敢買房,不愿買房,這是現實。“前怕狼,后怕虎”,買房成了高風險投資,誰還敢輕舉妄動?
買房這事兒,不是首付多少,也不是利率高低那么簡單。“牽一發而動全身”,收入、房價、預期,這些因素都要考慮。
不敢買房,不愿買房,背后是對經濟形勢的擔憂。“風聲鶴唳”,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
買房,對于咱老百姓來說,是大事。首付降了,利率低了,聽起來很美,可這賬算下來,怎么心里就這么不踏實呢?真的是拿出了除了降價以外能拿的所有措施來刺激。可是根本在哪呢?根本在于所謂的人均存款11萬?有錢誰不想不會消費呢?關鍵還是在如何提升老百姓收入,別本末倒置了。“居安思危”,在享受政策紅利的同時,也要看到潛在的風險。畢竟,買房不是買菜,這事兒,得三思而后行。
好了,今天的賬本就揭到這里。如果你對買房這事兒有自己的看法,或者也在糾結中,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別忘了點贊、轉發哦!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