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信托在我國的發展狀況及問題是什么
近年來我國公益信托逐步發展。2001年頒布并實施的《信托法》明確表明國家鼓勵發展信托,在《信托公司管理辦法中》也明確過的了信托公司可以根據法律法規開展公益信托活動,從而為信托公司開辦信托業務提供了法律基礎。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自然災害下,不少信托公司積極探索運用公益信托制度為災區貢獻一份力量。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我國社會慈善捐贈總額達700億元,彩票發行籌集的公益金達489億元,兩項相加,2010年捐贈款物與彩票公益金合計為1189億元,這已初具規模。但是,對籌集到的公益資金的管理,較少采用公益信托制度,目前已成功發行的公益信托項目屈指可數,而得到公益信托審批及設置監察人的信托計劃更是鳳毛麟角。
公益信托具有基金會無可比擬的優勢,為什么在我國的發展卻是如此滯緩呢?歸根結底,有以下原因使公益信托的發展遇到了困境:
?。ㄒ唬┪覈嫘磐衅鸩酵恚鐣J可度低
較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公益信托起步較晚,并且公益信托屬于“舶來品”,社會民眾對公益信托不甚了解,公益信托計劃也未有普遍的宣傳和推廣,因此尚需要一段時間讓社會認可它。
?。ǘ┪覈嫘磐械牧⒎ㄖ贫却嬖谌毕?br />
1、公益信托的設立。
第一,公益信托的設立需要“有關公益事業管理機構批準”的規定,容易造成行政審批效率的低下。我國《信托法》并未明確規定公益事業管理機構的范圍,當某個公益信托涉及多個信托目的時,必須經過多個主管機關的許可方可設立;若涉及的公共利益范圍相當廣泛難以區分時,各個主管機關的審批界限無法明確劃清,可能出現各部門相互推諉的現象,給公益信托的設立申請設置了很大的障礙。第二,信托法配套實施細則的缺失,沒有對由誰提出申請、具體的審批程序、應提交的文件、審批標準、審批的時間限制等進行明文規定,令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時無據可依,自由量裁權被無限放大。
2、公益信托監察人的規定不明確
公益信托監察人代表公益信托不特定的受益人監督公益信托項目運行,保證有效實現公益信托目的。但是如何選用合適的監察人,督促信托監察人勤勉盡職,對信托監察人不履行職責或者不當履行職責時應承擔的責任和救濟途徑未進行明確規定。如何建立一套體系完備的監督體制,如進一步明確信托監察人對相關報告不予認可時的法律后果,包括對公益信托的法律后果、對受托人的法律后果,訴訟費用和訴訟結果的承擔等都有待進一步明文規定。3、公益信托相關稅制缺位。
公益信托的設立是為了實現公益目的,是對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輔助,政府應鼓勵其發展并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但國家相關的鼓勵措施尤其是稅收優惠措施并未出臺,影響了委托人設立公益信托的積極性;信托稅制中重復征稅的問題使得公益信托活動的實際稅負相對較重,高額稅負顯然也是制約我國公益信托發展的重大不利因素。
?。ㄈ┕嫘磐忻媾R著大量具有社會公益職能的半官方機構和民間團體的業務競爭。
我國的慈善事業發展經歷了由政府主導到民間逐步參與的一個過程。自建國以來設立了很多帶有濃重官方色彩的慈善機構,它們肩負著向社會和政府募集資金,幫助特定弱勢群體的任務。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這一類型的機構無論是在公眾認可度、人際資源還是媒體宣傳等方面都掌握著絕對的優勢,初出茅廬的公益信托根本無法與之抗衡,更別說取而代之。
公益信托具有基金會無可比擬的優勢,為什么在我國的發展卻是如此滯緩呢?歸根結底,有以下原因使公益信托的發展遇到了困境:
?。ㄒ唬┪覈嫘磐衅鸩酵恚鐣J可度低
較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公益信托起步較晚,并且公益信托屬于“舶來品”,社會民眾對公益信托不甚了解,公益信托計劃也未有普遍的宣傳和推廣,因此尚需要一段時間讓社會認可它。
?。ǘ┪覈嫘磐械牧⒎ㄖ贫却嬖谌毕?br />
1、公益信托的設立。
第一,公益信托的設立需要“有關公益事業管理機構批準”的規定,容易造成行政審批效率的低下。我國《信托法》并未明確規定公益事業管理機構的范圍,當某個公益信托涉及多個信托目的時,必須經過多個主管機關的許可方可設立;若涉及的公共利益范圍相當廣泛難以區分時,各個主管機關的審批界限無法明確劃清,可能出現各部門相互推諉的現象,給公益信托的設立申請設置了很大的障礙。第二,信托法配套實施細則的缺失,沒有對由誰提出申請、具體的審批程序、應提交的文件、審批標準、審批的時間限制等進行明文規定,令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時無據可依,自由量裁權被無限放大。
2、公益信托監察人的規定不明確
公益信托監察人代表公益信托不特定的受益人監督公益信托項目運行,保證有效實現公益信托目的。但是如何選用合適的監察人,督促信托監察人勤勉盡職,對信托監察人不履行職責或者不當履行職責時應承擔的責任和救濟途徑未進行明確規定。如何建立一套體系完備的監督體制,如進一步明確信托監察人對相關報告不予認可時的法律后果,包括對公益信托的法律后果、對受托人的法律后果,訴訟費用和訴訟結果的承擔等都有待進一步明文規定。3、公益信托相關稅制缺位。
公益信托的設立是為了實現公益目的,是對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輔助,政府應鼓勵其發展并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但國家相關的鼓勵措施尤其是稅收優惠措施并未出臺,影響了委托人設立公益信托的積極性;信托稅制中重復征稅的問題使得公益信托活動的實際稅負相對較重,高額稅負顯然也是制約我國公益信托發展的重大不利因素。
?。ㄈ┕嫘磐忻媾R著大量具有社會公益職能的半官方機構和民間團體的業務競爭。
我國的慈善事業發展經歷了由政府主導到民間逐步參與的一個過程。自建國以來設立了很多帶有濃重官方色彩的慈善機構,它們肩負著向社會和政府募集資金,幫助特定弱勢群體的任務。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這一類型的機構無論是在公眾認可度、人際資源還是媒體宣傳等方面都掌握著絕對的優勢,初出茅廬的公益信托根本無法與之抗衡,更別說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