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舊抵稅額計算公式是什么,請寫出來
折舊是計入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制造費用,會造成費用增加,所得稅=(收入-成本、費用)*稅率,自然所得稅就少繳一些,這就是抵稅作用。所得稅是各地政府在不同時期對個人應納稅收入的定義和征收的百分比不盡相同,有時還分稿費收入、工資收入以及偶然所得(例如彩票中獎)等等情況分別納稅。
固定資產提取折舊額
固定資產提取的折舊額大小受計提折舊基數、凈殘值、折舊年限、折舊方法等因素的影響,《企業會計準則》(簡稱準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分別對固定資產折舊的提取作了相應規定。只有把握固定資產計提舊的因素,才能保證計提的折舊額正確,納稅不受影響。現就影響固定資產折舊額的各因素分別從準則、稅法作以比較。
折舊及方法
折舊一般指固定資產折舊,意思是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折舊同時也是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因損耗逐漸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那部分價值的一種補償方式。
計算折舊的主要方法具體如下:
1、直線折舊法,即將資產原值扣除凈殘值后,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平均攤銷;
2、雙倍余額遞減法,即資產使用前期提取較多折舊,在使用年限內盡早得到價值補償;
3、年數總和法,即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預計凈殘值后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攤銷
攤銷就是本月發生,應由本月和以后各月產品成本共同負擔的費用。攤銷費用的攤銷期限最長為一年.如果超過一年,應作為長期待攤的費用核算。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發生但應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負擔的分攤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項費用(如裝修),如以租賃方式租入的使用權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等。
企業應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科目(資產類科目),核算長期待攤費用的發生、攤銷和結存等情況。
如果長期待攤的費用項目不能使以后會計期間受益的,應當將尚未攤銷的該項目的攤余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