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作為互聯網與金融深度還具有哪些特殊風險
互聯網金融是將傳統的金融行業和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利用互聯網技術和通信技術來實現資金的融通、支付、投資等業務的全新金融業務模式。互聯網金融的風險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安全風險、法律風險等。
1、流動性風險。和傳統金融一樣,互聯網同樣有著龐大的資金流動,一旦出現資金斷裂而無法追蹤到資金流向的時候,就會引發流動性危機。銀行的流動性來自于銀行存款和貸款,一旦銀行的存款不足以支付貸款所需,就產生了流動性的不足,這種流動性不足根源于銀行償還能力的有限和取款數量的難以預期。
2、信用風險。這種主要是交易雙方沒有履行協議而造成,由于互聯網主要依賴于線上辦理,一旦出現數據信息不對稱或者客戶惡意拖欠資金就會有違約的風險。網絡金融服務方式的虛擬性使交易、支付的雙方互見面,只是通過網絡發生聯系,這使金融機構對交易者的身份、交易的真實性驗證的難度加大,增大了交易者之間在身份確認、信用評價方面的信息不對稱,從而增大了信用風險。
3、安全風險。互聯網金融依托的就是互聯網技術,而互聯網本身也存在著系統缺陷、漏洞、病毒、黑客攻擊等等安全問題。開放的網絡通訊系統,神出鬼沒難以預期的電腦黑客,不健全的網絡監管制度和種種不成熟的身份識別技術和秘鑰技術等一些列因素共同給互聯網金融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4、法律風險。法律風險是指由于網絡金融立法相對落后和模糊而導致的交易風險。互聯網是一個全球信息交互的平臺,互聯網金融是一個跨國界的金融平臺,然而由于各個國家、地區經濟制度和法律規定的差異,互聯網交易雙方對于互聯網金融的規則很難達到完全一致,這就加劇了一些互聯網金融的違規違法幾率,從而誘發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