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優惠政策虛開發票見過沒有?真刑??!快一起來看下吧! 真的刑!
利用優惠政策虛開發票
虛開發票聽說過,利用優惠政策虛開發票的空殼公司見過沒有?真的刑??!
近期,上海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根據精準分析線索,聯合公安經偵部門依法查處一起利用多項稅費優惠政策虛開發票案件。
經查,犯罪團伙控制多家空殼企業,利用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政策、軟件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在沒有真實業務交易的情況下,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3673份,涉及稅額2378.27萬元。目前,該案已
由公安部門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無獨有偶,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檢察院也公布了一起無實際經營業務虛開發票的案件:
2014年至2022年,被告人楊某以近親屬或他人名義,注冊成立11家公司,在無實際經營業務的情況下,通過中間人劉某(另案處理)、傅某某(另案處理)等人介紹,采用虛假走賬、資金回流等方式,利用11家公司對外虛開增值稅普通發票,從中收取票面金額0.5%-1.5%的好處費,獲利共計340萬余元。
經稅務機關稽查,楊某通過上述11家公司對外虛開增值稅普通發票14370份,累計票面金額12億余元。
最終,以虛開發票罪判處楊某
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
什么是虛開發票
虛開發票有什么后果?
01
什么是虛開發票
02
虛開發票的后果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虛開發票的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虛開金額超過1萬元的,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虛開金額在1萬元以下的,可以并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由稅務機關沒收違法所得
虛開發票是一道紅線!企業千萬不能碰!不僅面臨稅法,還可能觸碰刑法: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或者沒收財產……
03
真實發生交易,卻收到虛開發票怎么辦?
我們在眾多虛開發票的案件中發現,總會有很多企業“無辜”中招,明明是正規途徑取得的發票,卻被稅務機關稽查。比如,上述案例中犯罪團伙虛開發票814份,如果有的企業明明是真實發生的交易,但是卻取得虛開的發票,應該怎么辦呢?
而盡管企業屬于“善意取得”,有些情況往往也不能抵扣進項稅和稅前扣除。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8號)第二條規定,“外部憑證是指企業發生經營活動和其他事項時,從其他單位、個人取得的用于證明其支出發生的憑證,包括但不限于發票(包括紙質發票和電子發票)、財政票據、完稅憑證、收款憑證、分割單等”,
企業扣除憑證不僅限于發票,若其他憑證能夠證明業務的真實性,且稅務機關認可,則可以憑借該有效憑證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刑法認定標準及
重點監控領域
所謂的“欺騙、隱瞞手段”是怎么認定的呢?
01
刑法認定標準
根據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規定:
(一)偽造、變造、轉移、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其他涉稅資料的;
(二)以簽訂“陰陽合同”等形式隱匿或者以他人名義分解收入、財產的;
(三)虛列支出、虛抵進項稅額或者虛報專項附加扣除的;
(四)提供虛假材料,騙取稅收優惠的;
(五)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
(六)為不繳、少繳稅款而采取的其他欺騙、隱瞞手段。
02
重點監控領域
?1、沒有真實業務發生
沒有真實業務那肯定屬于虛開。通常會計做賬主要看發票,有發票就入賬,入賬后就抵成本,進而少交稅。
一旦要被查是不是虛開發票可就不僅僅看有沒有發票和資金流這些形式上的東西,而是會更關注業務過程性證據,要看整個交易過程,合同、資金、物流、倉儲、人員、交易的結果等。
很多企業現在都會接受或開具咨詢服務推廣等發票,如果是虛開要注意啦,現在咨詢服務已經成了稽查重點監控領域。
千萬不要單純的以為有合同有資金流發票就是真實的。提供咨詢的人是不是有資質、服務通過什么形式、咨詢的結果是什么,這些過程性的東西很重要。
很多虛開的發票都是憑感覺開,缺多少開多少,買多少開多少,或是頂著最高限額開,當被查時任何支撐性證據也沒有,很難解釋不是虛開。
?2、利用小規模減免增值稅政策虛開
小規模月度開票不超10萬,季度不超30萬免征增值稅,開專票或者季度超30萬免征范圍,稅率是減按1%,也是比較低的稅率,這個政策目前有效至2027年底。
國家對小規模的優惠政策,是鼓勵小企業發展;但是靠虛開牟利的公司、缺票的公司也會在這個政策上花心思。
比如成立多家小規模公司,每家每月開10萬,反正不交增值稅、開出來的票給那些缺發票的公司用來入賬,憑票入賬的成本費用多了就可以少交所得稅等等。
這個事情從本質上說就是少交稅,而國家最重要的經濟來源就是稅收,所以也是重點監控領域。
?3.虛開普票的刑事立案標準
首次被查到虛開,虛開發票票面金額50萬元以上的或者虛開發票100份以上且票面金額30萬元以上就夠到虛開發票罪了(2024年3月執行標準)。
虛開發票罪通常指的是虛開普票,最高判7年有期徒刑;如果是虛開增值稅專票最高就是無期徒刑。
?4.醫藥行業
醫藥企業的特點之一就是要給銷售高額返傭,這部分錢以前通過層層過票公司給倒騰出去,后來實行了兩票制,生產到流通開張票,流通企業銷售到醫療機構再開張票。
兩票制減少了流通環節層層開票的過程,但是返傭該付還是要想辦法付出去,所以這類企業很缺票,需要有把錢倒出去付傭金的途徑,買虛假發票就是其中一種途徑。
2023年起,千萬別碰這10條紅線!
企業立刻對照自查!
紅線一:虛開發票
其中,與實際經營情況不符:
1、沒有真實交易;
2、有真實交易,但開具數量或金額不符;
3、進行了實際交易,但讓他人代開發票。
注意:虛開發票不只是說公司虛開了發票才算虛開,同樣你接受虛開的發票也是虛開發票。
紅線二:對開、環開發票
對開、環開發票雖然屬于閉環抵扣,未少繳稅,也未給國家造成損失。但是,它是基于沒有真實業務的情況下開具的發票,屬于虛開發票,同樣會面臨相應的處罰
紅線三:三流或四流不一致
三流一致就是資金流、發票流、貨物流相統一,有的會加上合同流,也就是四流一致。
如果三流或四流不一致,很可能被稅務機關判定為“虛開發票”,面臨處罰。
紅線四:通過公轉私、私轉私等隱匿收入
去年央行剛剛發布了大額現金管理試點,這無疑也是釋放了一個信號,通過私戶來隱匿收入實屬自投羅網。
下面給整理了9種情況會被重點監管,請收藏~~~
紅線五:買發票、虛列工資等多列支出
買發票相當于虛開發票,這種行為不僅進項稅轉出、稅前調增,還要面臨巨額罰款和滯納金,甚至會受到刑事處罰。
“工資表”也將是稅局稽查的重點方向,剛剛實行個稅匯算清繳,稅局就接到了不少納稅人的投訴電話:莫名其妙“被任職”,憑空多了份“收入”。不用想,被投訴的企業都被稅局稽查了。在此奉勸老板會計們不要再在工資上動小心思了。
在此給大家3點建議:
1、工資表涉及人員簽字;
2、通過銀行代發工資,避免現金發放;
3、工資發放員工,一定要交社保、簽勞動合同。
紅線六:個人所得稅上動歪腦筋
2023年個稅也是被稽查的重點,隨著個稅申報系統不斷完善,冒用身份、編造虛假工資等都很容易被稽查。
紅線七:疏忽小稅種
很多公司對小稅種不重視,認為其金額小,不會被監管,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小稅種也會引起大風險。
紅線八:騙取出口退稅
現大數據時代,多部門(稅務、海關、銀行等)信息已共享,再想通過以前方法騙取出口退稅已經不現實。
紅線九:庫存賬實不一致
發票開具實行全票面上傳,簡單說就是發票開具不只是發票抬頭、金額,就連開具的商品名稱、數量、單價都會被監管。也就是說,
公司的進銷存都是透明的
只要企業開具的發票異常,很快就會接到稅務局電話,甚至會實地盤查,一旦有問題,就會涉嫌偷稅。
在此提醒,
一定要做好存貨管理
,統計好進銷存,定期盤點庫存,做賬實差異分析表。再者,違法的事情不要做,不要開具與實際經營不符的發票。
紅線十:長期零申報
零申報是指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沒有發生應稅行為。“長期”,通常情況下認定為半年。
長期“零申報”后
1、
稅務機關將納稅人納入重點監控范圍,并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納稅評估,在評估過程中發現其存在隱瞞收入、虛開發票等行為,要求其補繳當期稅款與滯納金,并可按規定對其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移送稽查;
2、納稅人為走逃戶的,按規定納入重大失信名單并對外公告,同時利用系統核查“受票方”,核查其是否存在善意取得虛開增值稅發票、惡意串通等情況,并按照規定進行查處,同時將走逃戶納稅人直接評定為D納稅人,承擔D納稅人后果;
3、對長期零申報且持有發票的納稅人,發票降版降量。同時可以按規定要求納稅人定期前往稅務機關對發票的使用進行核查;
4、稅務機關通過核查,可以按照相關規定采用成本費用公式核定納稅人收入。
除此之外,如果你的企業屬于高新企業等稅收優惠認定企業,或者稅負率異常等,也會受到稅局的重點“關照”。
最后奉勸各位老板和會計,一定對照自查,莫碰紅線,否則一定會得不償失,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