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縣位于中國湖南省西部、懷化市北部的縣。
沅江由西南入境,向東注入洞庭湖,橫貫縣境中央,將全縣分成南、北兩部分,沅江以北屬武陵山系,沅江以南屬雪峰山系。
春秋時期屬楚巫中地,戰國屬楚黔中地,秦屬黔中郡。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沅陵縣,屬武陵郡。漢高后元年(前187年)封長沙王子吳陽為沅陵頃侯。新莽時改沅陵縣為沅陸縣。東漢時,縣屬荊州武陵郡。三國時先屬蜀,后屬吳。齊置武陵都尉府于沅陵。陳天嘉元年(公元560年),縣改屬沅州通寧郡。太建七年(575年),改通寧郡為沅陵郡,治沅陵.隋開皇九年(589年),改置辰州,治沅陵。大業二年(606年),復改辰州為沅陵郡,隸荊州。唐武德二年(619年),沅陵郡改為辰州,縣屬辰州。唐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10道,縣屬辰州,隸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天下為15道,縣屬辰州,隸黔中道。宋隸荊湖北路。元改辰州為辰州路,治沅陵,隸湖廣行中書省。明縣屬辰州府,隸湖廣布政使司。清縣仍屬辰州府,隸辰沅永靖道。民國元年(1912年),廢沅陵縣存辰州府,府僅轄沅陵縣地。3年裁府恢復沅陵縣,屬辰沅道。 民國24年7月,設湘西綏靖處于沅陵。轄19縣。1950年1月1日,湖南省臨時人民政府在沅陵設置湘西行政公署,轄沅陵、會同、永順3個專區,縣屬沅陵專區。1952年8月,撤銷湘西行政公署及其所轄 3個專區,沅陵縣改屬芷江專區。12月,芷江專區遷駐黔陽縣安江鎮,改名黔陽專區,縣屬黔陽專區。1968年,黔陽專區改稱黔陽地區,1981年,黔陽地區改稱懷化地區,縣屬懷化地區,1997年改屬懷化市至今。
由中科院長沙土地構造研究所和湖南考古研究所人員組成的專家組對湖南沅陵窯頭村一帶的地質地貌進行了調查和測試,初步確認位于沅陵縣城南窯頭村的古遺址,就是秦代古黔中郡故城遺址。
沅陵縣下轄8個鎮、11個鄉、2個民族鄉:
麻溪鋪鎮、?五強溪鎮、?沅陵鎮、?明溪口鎮、?涼水井鎮、?七甲坪鎮、?筲箕灣鎮、?官莊鎮、?杜家坪鄉、?楠木鋪鄉、?肖家橋鄉、?火場土家族鄉、?陳家灘鄉、?清浪鄉、?借母溪鄉、?荔溪鄉、?大合坪鄉、?馬底驛鄉、?北溶鄉、?二酉苗族鄉和盤古鄉。
沅陵2005年在區劃調整以前轄8個區公所分管52個鄉鎮,經過撤區并鄉,到2005年調整為23個鄉鎮。調整前區劃共計52個鄉鎮。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沅陵縣常住人口為510054人。 全縣總人口為62.2萬人(2004年),其中農業人口55.1萬人。
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為155.78億元(2013年)。
319國道
沅陵粉當屬湖南小吃一絕,而米粉中當以豬腳粉為主打,其由米粉和特制豬腳而成,是當地人過早的主選食物。現今已有以“三鮮”“牛肉”“豬肚子”“餅餅肉”等帶有地方特色的佐料的其它米粉。沅陵小吃諸如“豬腳粉”之類的早點,只有在上午11點左右之前才有供應,商家并不會因為生意好而在其它時間段進行供應,所以因此而形成了沅陵特有的早餐文化。因為沅陵交通不便原因,許多古老、優秀的文化沒有得到發揚光大,所以也只有當地人才能享受如此的人間美味。
在沅陵縣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