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匯算指南:合法合規退補稅,這些要點您知道嗎?
案例:納稅人小李全年工資薪金20萬元,在雜志上發表文章取得稿酬收入2萬元,扣除符合條件的減除費用和各項扣除后,在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時發現需要補稅560元。小李覺得,無論是工資薪金還是稿酬,單位和雜志社都已經給自己交過稅了,沒必要再補一筆錢,而且身邊的朋友大多數都是退稅,怎么自己就是補稅呢?于是遲遲未辦年度匯算。稅務機關發現后向他講解了稅收政策,督促他及時辦理了補稅申報。
FESCO專業解讀
這種情況,是因為多項收入合并計算所產生的。自2019年新個稅法實施后,我國開始施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居民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四項綜合所得,需要在平時已預繳稅款的基礎上“查遺補漏,匯總收支,按年算賬,多退少補”。一般來講,納稅人除工資薪金外,還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各項收入加總后會導致適用的稅率高于預繳時的稅率,產生補稅。像案例中的小李,他在預繳工資薪金所得時,個稅適用的是25%的稅率,預繳稿酬所得時,個稅適用的是20%的稅率,合并計算后,稿酬所得也要適用25%的稅率,因此需要補稅560元。在辦理年度匯算時,有補有退,都是正常情況,大家還是要平常心看待。
案例:按照單位財務人員通知的個稅匯算辦理時間,小錢和同事們一起辦理了年度匯算,可以申請退稅300元。小錢滿心歡喜地提交了退稅申請,之后因為忙于工作,就沒再關注,也沒及時查看稅務機關通過短信和個稅手機APP站內信發送的“銀行卡校驗未通過”的提示信息,結果其他同事都收到了退稅款,他自己的退稅沒成功。
FESCO專業解讀
針對這種情況,您先別急著找HR,可以先通過個稅APP站內信查看實際情況。關于退稅時提交的銀行卡賬戶信息不正確,或無效,是導致退稅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辦理退稅時,添加的銀行卡,應當為您本人在中國境內開立的銀行卡。同時,我們建議您填報I類賬戶,并保持銀行卡狀態正常。此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稅務機關不會在短信或者非官方軟件中請納稅人提供銀行賬號等有關信息,如您有疑問可撥打12366納稅服務熱線,或者在個人所得稅APP的【個人中心】—【我要咨詢】留言咨詢解決。
案例:納稅人小呂由于其2019年度取得了多筆勞務報酬,導致其平時扣繳的稅率高于2019年度匯算的適用稅率,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辦理年度匯算獲得退稅。但小呂平時工作太忙了,單位前后多次提醒他辦理匯算,他也沒有放在心上。到了2023年下半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小呂打開了個稅手機APP,又想起了稅務機關的提示,在其發起2019年度匯算退稅申請時,系統已提示退稅申請超過了稅收征管法的規定期限,小呂懊悔不已。
FESCO專業解讀
根據稅收征管法規定,納稅人自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三年內發現的,可以向稅務機關要求退還多繳的稅款。對匯算可退稅的納稅人,建議在對收入、扣除確認后,及時提交退稅申請,并關注稅務機關的退稅審核情況,避免錯失退稅紅利。2024年7月1日起,稅務機關將不再受理納稅人2020年度匯算的退稅申請。請符合退稅條件的納稅人及時辦理匯算申請退稅,避免影響自己的合法權益。
案例:納稅人小張由于其2022年度在多個單位任職,也取得了一大筆稿酬,導致其平時扣繳的稅率低于2022年度匯算的適用稅率,按照稅法規定應當辦理年度匯算并補繳稅款。在匯算時,小張打開個稅手機APP看了一眼,發現要補好多稅,覺得稅務機關不一定能找到他,遲遲沒辦理匯算繳納稅款。2023年8月,經多次提示無效后,稅務機關依法對其責令限期改正。小張收到通知書后說:“早知道這樣,我還不如早辦了,稅款沒少繳,還有一筆滯納金,虧大了。”
FESCO專業解讀
依法如實辦理匯算是納稅人的義務。對存在應辦理未辦理匯算等涉稅問題的,稅務機關會進行提示提醒、督促整改和約談警示,并通過電子、書面等方式向其發送稅務文書,提醒督促納稅人整改,對于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徹底的納稅人,稅務機關將依法進行立案檢查,在征收滯納金的基礎上加處罰款,并納入稅收監管重點人員名單,對其以后3個納稅年度申報情況加強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