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縣位于山東省北部,隸屬于東營市。
利津縣海岸線長達59公里,潮間帶38萬畝,灘涂寬闊,由于地處黃河入???,海水中有機質多,魚、蝦、蟹、貝類資源豐富,素有“百魚之鄉”、“黃金海岸”和“東方對蝦故鄉”之美稱。境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活著丹頂鶴、白天鵝等珍禽,生長著數百種野生植物,以其新、野、奇的旅游特色,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
早在周秦時代縣境西南部是古陸地,屬齊國、齊郡。漢代屬千乘郡漯沃縣、蓼城縣地。東漢以后,黃河來利津域地入海,隨著黃河三角洲的形成和發展,利津域地不斷向渤海灣延伸擴大,隋代建永利鎮(在今利津城河東岸),屬渤海郡浦臺縣。唐宋屬渤??h永利鎮。金明昌三年十二月(公元1193年1月)升永利鎮為利津縣,因邑內有“永利”“東津”兩地而得名,屬山東東路濱州。元明時代屬山東濟南府濱州。清代、民國時期屬山東武定府 (今惠民縣城)。1936年屬山東省第五專署。1944年8月被解放軍占領,隸屬山東省行政委員會渤海區四專署、墾利專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惠民專署。1958年11月,并入沾化縣,屬山東省淄博專署。1961年10月恢復利津縣建制,仍屬惠民專署。1983年10月15日利津縣劃屬東營市管轄??h政駐地利津鎮,居縣境南部。建城已有800多年歷史。為全縣主要物資集散地和政治文化中心。
截至2022年末,利津縣常住人口23.9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5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0.64%,比上年提高0.54個百分點。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現將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縣:常住人口為238189人。全縣共有家庭戶[3]91723戶,集體戶1499戶,家庭戶人口為231736人,集體戶人口為6453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53人。
利津縣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4個鎮、2個鄉:
利津街道、?鳳凰城街道、?北宋鎮、?鹽窩鎮、?陳莊鎮、?汀羅鎮、?明集鄉、?刁口鄉和利津縣經濟開發區。
利津縣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屬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雖臨渤海,但大陸性氣候強。全年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春干旱,夏季多雨,晚秋偏旱的特征明顯。利津地處勝利油田腹地,地下油氣資源富積,境內已打油氣井3300多口,是勝利油田的主要產區之一。土地資源廣闊,可利用土地180多萬畝,耕地面積80多萬畝,還有近百萬畝土地有待于開發利用。全縣有天然草場和人工草場40多萬畝,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優越條件。
在利津縣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