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今縣釋名》記載:"縣治在弋水之陽,曰弋者,以水形橫斜似弋也,故而得名。
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東吳析余汗縣置葛陽縣。
隋開皇十二年(592年),縣治遷弋水之陽(今弋江鎮(zhèn)),改名為弋陽縣。
唐證圣元年(695年)分置玉山縣;乾元元年(758年)分置上饒縣,改屬信州;永泰元年(765年)分置貴溪縣。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分置鉛山縣。
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分置寶豐縣,景祐元年(1034年)寶豐縣并入弋陽縣,康定元年(1040年)復(fù)寶豐縣,慶歷三年(1043年)寶豐縣又并入弋陽縣,屬江南東路信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弋陽屬江浙行省信州路,至正二十年(1360年)屬江浙行省廣信府。
明洪武四年(1371年)屬江西省廣信府。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分弋陽地建興安縣(今橫峰縣)。
清沿明制。
民國元年(1912年)屬江西豫章道。民國十五年(1926年)復(fù)直屬江西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江西省第六行政區(qū)。
1949年5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zhàn)軍占領(lǐng)弋陽后,屬贛東北行政區(qū)貴溪專區(qū)。9月,屬江西省上饒專區(qū)。
總面積為1592平方公里。
北為德興市、樂平市,西為萬年縣、貴溪市,南為貴溪市,東為橫峰縣、鉛山縣。
地形南北高,中間低。北為懷玉山脈,中部為信江谷地,南為武夷山脈。
最高峰淹山,海拔1272米,位于南部與貴溪市、鉛山縣交界處。
弋陽縣下轄3個(gè)街道辦事處、10個(gè)鎮(zhèn)、4個(gè)鄉(xiāng):
桃源街道、?花亭街道、?曹溪鎮(zhèn)、?漆工鎮(zhèn)、?樟樹墩鎮(zhèn)、?南巖鎮(zhèn)、?朱坑鎮(zhèn)、?圭峰鎮(zhèn)、?疊山鎮(zhèn)、?港口鎮(zhèn)、?弋江街道、?三縣嶺鎮(zhèn)、?中畈鄉(xiāng)、?葛溪鄉(xiāng)、?灣里鄉(xiāng)、?清湖鄉(xiāng)和旭光鎮(zhèn)。
根據(jù)第七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shí),弋陽縣常住人口為33.88萬人。
2009年,全縣完成生產(chǎn)總值35.4億元,實(shí)現(xiàn)財(cái)政總收入3.66億元。
弋陽年糕:中國地理標(biāo)志產(chǎn)品。
在弋陽縣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cái)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