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樹市,取名自孤榆樹。
榆樹市境內無崇山峻嶺,地勢較平坦,微有波狀起伏。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南向西北傾斜。東南部高于西南部,而西部又高于中部,呈微凹型。平均海拔為157-220米。地形分兩大類型區:丘陵陡坡地形區主要分布于卡岔河以東、科鐵公路以南,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21%;微波平原地形區主要分布于卡岔河以西,占全市土地面積的79%。
榆樹市內無高山,只有幾處較大的山嶺:花園山(位于土橋鎮原光明鄉境內,海拔302米)、團山(保壽,273.9米)、青頂山(城發青頂,239.5米)、萬壽山(城發李合,211米)、雷劈山(育民,210.5米)、太平嶺(城發李合,207米)、青石山(大嶺懷家,200米)、紅土山(大嶺懷家,195米)、牛頭山(大嶺懷家,180米)、鵝頭山(八號大崗,161.4米)。
榆樹地表水有第二松花江、卡岔河、拉林河3大水系,64條大小河流。其中:第二松花江位于榆樹市西南部,有卡路河、秀水河等7條較大河流匯入,形成二松水系,流域面積727.9平方公里;卡岔河由南向北縱貫全市中部,有黑林河、二道河等12條較大河流匯入,形成卡岔河水系,流域面積2306.9平方公里;拉林河位于榆樹市北部,有大荒溝懷家溝等4條較大河流注入,形成拉林河水系,流域面積1685.5平方公里;其他小河流41條,均為季節性雨水補給河流。境內有新立鎮玉皇廟、城發鄉石塘等5座中型水庫,其余為小II型水庫。
榆樹市土壤以黑土、草甸土、白漿土和沖積土為主,植被類型主要包括天然次生林、人工林、灌木、草地和農田植被,其中林地多分布在丘陵地區,灌木分布在江河沿岸低洼濕地,草地在江河沿岸低洼地帶和丘陵地區都有分布。
榆樹市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氣候多受季風影響,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風,夏季濕潤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漫長寒冷。年均日照約為2674.5小時,日照率60%。年平均氣溫約為5.3℃,其中極端最高氣溫35.7℃,極端最低氣溫-35.6℃。無霜期143天左右,平均初霜日為9月19日,平均終霜日為5月2日。年均降水量約為536.4毫米,4-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80%以上。
榆樹市下轄4個街道辦事處、15個鎮、8個鄉、1個民族鄉:
華昌街道、?正陽街道、?培英街道、?城郊街道、?五棵樹鎮、?弓棚鎮、?閔家鎮、?大坡鎮、?黑林鎮、?土橋鎮、?新立鎮、?大嶺鎮、?于家鎮、?泗河鎮、?八號鎮、?劉家鎮、?秀水鎮、?保壽鎮、?新莊鎮、?育民鄉、?紅星鄉、?太安鄉、?先鋒鄉、?青山鄉、?延和朝鮮族鄉、?恩育鄉、?城發鄉和環城鄉。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榆樹市常住人口為836098人。
到2013年末,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670160萬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1008673萬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實現1007943萬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11.8%(工業增加值實現693415萬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11.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276495萬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19.3%;建筑業增加值實現314528萬元,比2012年增長11.6%);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1653544萬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3.9%。連續八年躋身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被評為全國生態文明先進市、綠色宜居城市、農業標準化示范市,獲得全省縣域綜合評比三等獎。
榆樹縣有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榆樹錢酒,又名榆樹大曲。
在榆樹市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