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拉爾基區(達斡爾語:Hulaierg orn)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一個市轄區,位于齊齊哈爾中心城區西南37公里的嫩江西岸。
富拉爾基區下轄8個街道辦事處、1個鄉、1個民族鄉:
紅岸街道、?沿江街道、?電力街道、?幸福街道、?紅寶石街道、?北興街道、?鐵北街道、?和平街道、?長青鄉和杜爾門沁達斡爾族鄉。
富拉爾基位于東經123°45′,北緯47°15′,地處嫩江平原,平均海拔146米,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37℃,一月平均氣溫-16.8℃,七月平均氣溫24.1℃,平均年降水量415.5毫米,無霜期136天左右。嫩江流經城區東部進入龍江、泰來縣,庫勒河流經城區西部注入嫩江。區域遠古時期氣候濕潤,野生動物眾多,曾于嫩江富拉爾基城區段西岸發掘出披毛犀完整骨架化石一副(現存于黑龍江省博物館)。
富拉爾基人口全盛時期有29.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5萬人。有漢、達斡爾族、回、滿、朝鮮等16個民族。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年輕人外出打工,2019年年初估計富拉爾基常住人口約為7萬人。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富拉爾基區常住人口為197424人。
土壤為黑鈣土。林木以青楊、春榆、垂柳等樹種居多。藥用植物有防風、柴胡、知母、龍膽草、玉竹等20多種。草原上生長著纖維植物、蜜源植物、飼用植物、紡織植物和食用植物約80多種。野生動物有獐、狍、野兔、野鴨、鵪鶉、百靈等20多種。天然水域盛產江蝦、鲇魚、狗魚、草根、鯉魚、鯽魚、白魚等10多種。礦產有江砂、河流石、石油等。
富拉爾基區是“一五”期間發展起來的,大中企業多。
新中國成立后,東北成為發展重工業的重點,“一五”時期,前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有3個落戶富拉爾基。分別為被周總理譽為“國寶”的富拉爾基重型機械廠(中國第一重型機器廠,現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被周總理譽為“掌上明珠”的齊齊哈爾鋼廠(北滿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現東北特鋼集團北滿基地)、富拉爾基熱電廠(現亞電鑫寶熱電有限公司)。富拉爾基成為新中國的第一代工業開發區。其后,黑龍江省化學肥料廠(黑龍江化工總廠,現中國化工集團黑龍江化工集團公司)、黑龍江玻璃廠(現北疆集團黑龍江北方玻璃有限責任公司)、富拉爾基發電二廠(現中國華電集團富拉爾基發電總廠)、富拉爾基紡織廠(現黑龍江中天紡織有限責任公司)先后于富拉爾基開工建設。經過60年的建設積累,富拉爾基形成了以機械、冶金、化工、建材等行業為主的特色鮮明的工業體系。
黑龍江省農業研究所、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黑龍江省畜牧機械化研究所、黑龍江省防護林研究所4個省級科學研究所坐落于富拉爾基。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東北特鋼集團北滿基地、黑龍江化工集團公司及中國華電富拉爾基發電總廠均有自己的研發機構。其中中國一重集團擁有中國一重技術中心、重型技術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1958年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學院在富拉爾基成立。1960年10月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學院更名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直屬一機部領導。1985年東北重機學院于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東重秦皇島分校,并逐年重點建設秦皇島校區。至1997年夏,東北重型機械學院校本部整體遷往秦皇島,并更名為燕山大學。
1961年9月,齊齊哈爾醫士學校(現齊齊哈爾醫學院)由齊齊哈爾光復街遷至富拉爾基。1978年12月,更名為齊齊哈爾醫學專科學校。1986年3月,改建為齊齊哈爾醫學院。1996年8月,學院搬遷至原東北重型機械學院校址。2008年4月,學院整體從富拉爾基區遷出。
截至2007年,全區有區屬各級各類學校29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初中13所,小學9所,九年一貫制學校9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民辦學校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職業教育學校1所。全區教職工2167人,普通中小學在校生19885人,職教學校在校生2244人。學校圖書總量近11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1400萬元。小學初中入學率100%,小學畢業率100%,初中鞏固率99.02%,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9.40%,高等教育入學率(本科以上)78%。另有幼兒園33所,其中公辦18所,民辦15所,在園生3200人,教師179人。校舍總建筑面積81789平方米。學前三年入學率90%以上,學前一年入園率95%以上,和平幼兒園、紅岸幼兒園、德銘幼兒園為市一類幼兒園,其他為市二類幼兒園。
截至2007年,全區擁有衛生機構104個,醫院床位1599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46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53‰以內。
濱洲鐵路橫貫東西。富拉爾基站建于1902年,為一等站。區內有七條縣級以上公路。富拉爾基港距區中心8公里,船舶可開往嫩江縣、哈爾濱市。距齊齊哈爾三家子機場23公里。有中國網通、中國電信、中國鐵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電信運營商。
在富拉爾基區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