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市(滿語:???
????,穆麟德轉寫:Mo bira,蒙古名;達斡爾語:Mee huarg,早期屬璦琿黑龍江副都統管轄時記Merihe huarg;又作墨河)是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下轄的一個縣級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北的城市。
漢晉屬鮮卑,隋唐屬室韋,金屬上京蒲峪路,元屬嶺北行省,明屬奴兒干都司木河衛,清代屬黑龍江副都統轄區,為索倫部游獵之地。
1860年(清咸豐十年),漠河村(今北極村)開始有人居住。
1866年(清同治五年),漠河發展為通往胭脂溝的江上驛站。
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十二月,開辦漠河金礦。1888年,清朝政府于老溝開辦漠河金礦。金礦興起,“兵民輻輳,商賈繁榮,屹然為邊重鎮”。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漠河落入于俄。至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才被清廷收復。
1908年8月5日(清光緒三十四年七月初九日),清廷批準設置漠河直隸廳,駐漠河,列入“緩設名單”。同年,討論由嫩江之源開辟山道,卒以工費浩繁中止。1909年(清宣統元年),設置漠河總卡官,駐漠河,節制洛古河、訥欽哈達、漠河、烏蘇里、巴爾嘎力、額木爾、開庫康、安羅卡倫。總卡官于翌年6月7日(清宣統二年五月初一日),“接管地方一切事務”。隸屬璦琿兵備道。
1914年(民國三年)5月8日,奉令將漠河總卡衙門改設漠河設治局,駐漠河街,隸屬黑河道。1917年由設治局改升為二等縣城所在地。縣署駐漠河街。全縣共劃分兩個行政區,管轄21個村屯。1929年2月,撤銷道制,改由黑龍江省直轄。同年4月,由二等縣提升為一等縣。東北淪陷后,初由黑龍江省管轄,1934年12月改隸黑河省。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隸屬黑龍江省。1947年3月,撤銷漠河縣,并入呼瑪縣為第五區,區轄漠河、額木爾、馬倫、開庫康4個鄉。1948年1月,將斯大遼克以西劃給內蒙古自治區管轄,確定洛古河以上第一號航標燈為黑龍江省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分界點。
1956年,撤區實行鄉村制,設漠河、額木爾、馬倫、開庫康4個鄉。鄉下設村,共6個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實行鄉村合一制,改鄉為人民公社,即漠河、額木爾、馬倫、開庫康4個人民公社,公社下設生產大隊,共12個生產大隊。1970年在原漠河縣境內設立古蓮、阿木爾兩個區(縣級),區設公社。1976年將阿木區轄圖強公社劃出,設立圖強區(縣級),三個區均為政企合一制。
1981年5月14日,國務院批準,重新設置漠河縣,以呼瑪縣北部的漠河、興安兩個公社和大興安嶺地區所屬的阿木爾、圖強、古蓮3個區為漠河縣的行政區域。其行政區管轄原阿木爾、圖強、古蓮和待開發的無人區富克山4個區。轄西林吉(原屬古蓮區)、圖強(原屬圖強區),勁濤(原屬阿木爾區原名阿木爾鎮)3個鎮和漠河、興安(原名額木爾)2個公社。馬倫、開庫康公社劃歸塔河縣。1981年8月16日,正式成立縣人民政府,駐西林吉鎮,歸大興安嶺地區管轄。老縣城漠河村為漠河鄉政府所在地。
1990年底全縣行政區劃管轄為西林吉鎮(縣城,設一個橋北街道辦事處,13個居民委員會,7個自然屯);圖強鎮(下設育英一個街道辦事處,10個居民委員會);勁濤鎮(下設長纓一個辦事處,13個居民委員會);漠河鄉(下設3個村民委員會;3個自然屯);興安鄉(下設5個村民委員會,5個自然屯)。
2018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漠河縣設立縣級漠河市。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漠河市常住人口為54036人。
2010年,總人口為83,414人,其中,西林吉鎮40,944人、圖強鎮20,896人、阿木爾鎮18,312人、興安鎮(額木爾鄉)1,063人、北極鎮(漠河鄉)2,199人。
漠河市下轄6個鎮:
西林吉鎮、?圖強鎮、?阿木爾鎮、?興安鎮、?北極鎮、?古蓮鎮、?漠河林業局、?圖強林業局和阿木爾林業局。
境內有西林吉、圖強、阿木爾三個林業局及所屬古蓮河露天煤礦、漠河發電廠。
西林吉鎮設4個社區,1個村委會;圖強鎮設4個居民委員會;阿木爾鎮(原勁濤鎮)設4個居民委員會;興安鎮1個社區,3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北極鎮1個社區,3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
2005年9月30日,《黑龍江省民政廳關于對大興安嶺行署所轄漠河縣漠河鄉更名請示的批復》(黑民區[2005]113號):同意將漠河縣所轄的漠河鄉更名為北極鄉,鄉政府駐地仍為北極村。
2011年1月4日,《黑龍江省民政廳關于漠河縣北極鄉撤鄉設鎮的批復》(黑民區[2011]5號):同意漠河縣撤銷北極鄉,設立北極鎮。以原北極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北極鎮的行政區域,隸屬關系不變,北極鎮人民政府仍駐北極村。
2011年7月15日,黑龍江省民政廳批復同意將勁濤鎮更名為阿木爾鎮。
2018年2月24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漠河縣設立縣級漠河市,漠河市人民政府駐西林吉鎮。
漠河市在體制上與漠河林業局政企合一。境內有3個中直林業企業:漠河林業局、圖強林業局、阿木爾林業局,還有古蓮河煤礦和漠河發電廠2個大型企業。
漠河市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中國的最北方。地理坐標為東經121°07′—124°20′,北緯52°10′—53°33′。東與塔河縣接壤,西與內蒙古額爾古納市交界,南與內蒙古根河市為鄰,北與俄羅斯隔江相望。界河黑龍江,自上游河口算起,邊境線長242公里,境內南北寬150公里,總面積18,427平方公里。漠河市面積占大興安嶺地區總面積的21.6%,占全省總面積的3.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64人。除黑龍江之外,境內最大河流為額木爾河,發源于伊勒呼里山北麓,流經境內230公里,于本市興安鎮古城島注入黑龍江。
市內的北紅村是中國最北的村莊,位于(53°30′00″N 123°03′00″E / 53.500°N 123.050°E),比號稱中國最北的“北極村”(53°28′01″N 122°21′00″E / 53.467°N 122.350°E)更北,但尚未發展旅游事業,故知名度不如后者。
漠河市在中國最北端毗鄰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地處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Dwc),天氣嚴寒而且常年溫度較低。冬季氣溫一般在-40℃以下,是全中國氣溫最低的縣份。年平均氣溫為-3.9℃;平均低溫低于0度的時間達8個月;平均無霜期只有86.2日;年平均降水量452.1毫米;全年主風向為西北風。漠河市一月份平均溫度-28.2°C,冬天最低氣溫僅-52.3°C(1969年2月13日,中國現有氣象資料中的極端最低氣溫記錄)。七月份平均溫度為18.3°C,最高溫可達39.3°C。
2023年1月20日上午7時48分,漠河市氣溫測到-50℃的低溫,這是自漠河市從1969年2月15日后,54年以來再現-50℃的極寒天氣。1月22日7時,漠河市最低氣溫降至零下53攝氏度,打破漠河市此前最低氣溫的歷史極值零下52.3攝氏度。
漠河市境所轄14個界樁,國界線長242千米。
在漠河市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