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市的市轄區,原名北郊區。
北辰區的前身是1953年5月14日成立的津北郊區,此前無獨立建制。1955年6月17日,津北郊區改名北郊區。1958年10月10日北郊區被撤消,1962年2月1日恢復。1992年3月5日,北郊區改名北辰區。 區人民政府駐北辰道389號。
北辰區經過考古發掘的遺址共兩處,一處為戰國時代燕國的居住遺址,位于北倉鎮北運河旁;一處為西漢墓葬,位于雙口鎮永定河畔。還有未經發掘的石器時代地點1處;戰國~南北朝時期的其他遺址5處、墓葬1處;明清時代的塔基1處、石碑1通。大張莊鎮的明代建筑大諸莊藥王廟是北辰區唯一一處天津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中國)天津市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北辰區常住人口為909643人,男性占比52.05%,女性占比47.95%,年齡結構中0-14歲占比12.24%,15-59歲占比67.23%,60歲以上占比20.53%,65歲以上占比13.39%。
北辰區由于位于天津和北京之間,口音不同于天津。人類學家李世瑜將北辰方言分為北郊A區和北郊B區。就北辰區所轄區域而言,方言構成比此結構更為復雜。北部和中部地區受武清方言影響,基本屬于北京方言的延伸。西部區域受西郊方言影響,有靜海音。東北部如霍莊子一帶,受寧河影響,有輕微唐山音。中南部103國道附近,有相當數目的居民操純正天津話。另外,還有外來移民帶來的口音逐年演化,形成方言島。如堤頭口音,基本屬于華北官話,有華北官話的一切特點,但有些字落在句子重音上時會變調:陰平變成類似天津口音的低平調,去聲變成陽平。
北辰區位于天津市市區以北,北運河自北向南穿過。東以龍鳳河為界與寧河區相鄰;東南隔金鐘河、新開河與東麗區相望;南與河北區、紅橋區相連;西南以子牙河與西青區相界;西、北均與武清區相接。
北辰區委員會 書記
常務委員會 主任
區長
北辰區委員會 主席
北辰區下轄8個街道辦事處、9個鎮:
果園新村街道、?集賢里街道、?普東街道、?瑞景街道、?佳榮里街道、?青源街道、?廣源街道、?雙環邨街道、?天穆鎮、?北倉鎮、?雙街鎮、?雙口鎮、?青光鎮、?宜興埠鎮、?小淀鎮、?大張莊鎮、?西堤頭鎮、?科技園區北區、?科技園區南區、?天津醫藥醫療器械工業園、?天津陸路港物流裝備產業園、?天津風電產業園、?紅旗農場和曙光農場。
北辰目前有三條地鐵線路:
大學:
中學:
區屬市級重點中學:
區級重點中學:
完全中學和高級中學:
初級中學:
在北辰區代理記賬選擇來一方財稅。688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