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日前起草并印發《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據悉,《征求意見稿》是以統一現行各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標準、夯實部門和單位編制權責發生制財務報告和全面反映運行成本的核算基礎為目標而制定的,是適用于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的統一的會計制度。
財政部日前起草并印發《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據悉,《征求意見稿》是以統一現行各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標準、夯實部門和單位編制權責發生制財務報告和全面反映運行成本的核算基礎為目標而制定的,是適用于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的統一的會計制度。
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各級各類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單位)。納入企業財務管理體系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或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單位,不執行本制度。
主要創新和變化
單位財務會計核算實行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核算實行收付實現制。與現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相比,本制度采用了“政府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適度分離又相互銜接的核算模式”。
關于“適度分離”,主要體現在:
一是“雙功能”,即在同一會計核算系統中實現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雙重功能,通過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費用五個要素進行財務會計核算,通過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余三個要素進行預算會計核算。這樣在完善預算會計功能基礎上,強化財務會計功能,更加完整地反映政府會計信息。
二是“雙基礎”,即財務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但是,根據相關起草原則,財務會計中對于財政撥款收入按照收付實現制核算;預算會計中對于質量保證金、專用基金的核算也部分采用了權責發生制基礎。這是兼顧了當前實際情況和長遠改革方向的制度安排,使得政府會計核算既能反映預算收支等預算管理所需信息,又能反映資產、負債、運行成本等財務管理所需信息。
三是“雙報告”,即通過財務會計核算形成財務報告,通過預算會計核算形成決算報告。
關于“相互銜接”,主要體現在:
一是對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現金收支進行“平行記賬”。即,對于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現金收支業務,在進行財務會計核算的同時,也需進行預算會計核算。對于其他業務,僅需要進行財務會計核算。
二是凈資產要素與預算結余要素保持銜接。即凈資產項目中“限定性凈資產”等于預算結余項目中的“財政撥款結轉”、“財政撥款結余”、“非財政撥款結轉”、“專用基金”四者之和,反映單位具有限定用途的資金金額。
三是財務報表與決算報表之間存在勾稽關系。即通過編制“預算結余與凈資產變動差異調節表”,反映本期預算結余(即本期預算收入減去預算支出的凈額)與本期盈余(即本期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和本期其他凈資產變動數之間的調整過程,從而揭示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的內在聯系。
本制度主要內容共分為六部分,分別是:總說明、會計科目名稱和編號、會計科目使用說明、主要業務賬務處理說明、會計報表格式以及會計報表編制說明。其中,會計科目使用說明是制度的核心內容,主要對102個一級會計科目的核算內容、明細核算要求及其相關賬務處理進行了詳細的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