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限平均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定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采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相等。計算公式如下:年折舊率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所以計算后年折舊率為6.33%。
拓展資料:
企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有多種,基本上即可以分為兩類,即直線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舊法(包括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選擇不同的方法.企業折舊方法不同,計提折舊額相差很大.企業應當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折舊。提足折舊后,不管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后的余額(即固定資產凈值)和雙倍的直線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凈值*月折舊率.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資產凈值沒扣除預計凈殘值,因此,在應用這種方法計算折舊額時必須注意不能使固定資產的凈值降低到其預計凈殘值以下,即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通常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分攤。在實際工作中,企業一般應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