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付賬款是指因購買材料、商品或接受勞務供應等而發生的債務。 賬齡是指負債人所欠賬款的時間。 應付賬款賬齡就是指負債人(企業)應付而未付的賬款所欠供應商的時間。 應付賬款賬齡越長,發生供應商產生壞賬損失的可能性就越大。應付賬款賬齡越長,就說明企業越強勢,可以拖欠上游供應商。(也不是越長越好) 應付賬款由一筆一筆的應付賬款組成,賬齡可能都不一樣,沒有具體的計算公式,應付賬款的賬齡分析可以參考應收賬款賬齡分析。
賬齡指數分析
應收賬款賬齡指公司尚未收回的應收賬款的時間長度,其本質是反映應收賬款的周轉狀況,如果在合理的周轉天數內,則說明產生的收益與信用支持相適宜,如果超出了合理的周轉天數,則說明壞賬可能性越大。將超出合理周轉天數的部分再進行分段,是便于對不合理部分進行界定,以甄別其不合理的程度。
應收賬款可以是由一筆單一賬款構成,也可以由多筆賬款組成,且組成方式各不相同。不同的組成,其周轉狀況卻大相徑庭,比如一個五萬的賬款由30天內的四萬和120天以上的一萬組成與另一個由30天內的一萬和120天以上的四萬組成就有很大的差別。
對不同賬齡段設置相應系數,如30天以內為1、30-60天為2、60-120天為4、120天以上為8、呆賬為16,再對各賬齡段金額進行加權,再除以應收賬款總額,此系數可以稱為賬齡指數。再用賬齡指數乘以30天,此天數就能較為客觀的描述該賬款的周轉狀況。
應收賬款分析的目的是能既能對所有應收賬款進行不同客戶間的橫向對比,也能對同一客戶在不同時間點上進行縱向對比。
賬齡作為分析應收賬款狀況的工具,周轉狀況只是其中的一個維度。比如一個較低金額的呆賬,雖然賬齡長度讓人難以直視,但因金額太小也可選擇忽視。此時可以用變通的賬齡指數對應收賬款進行修正即可實現對比,比如將30-60天設置為1、60-120天為2、120天以上為4、呆賬為8,再對各30天以上賬齡段金額進行加權,再除以30天以上賬齡段應收賬款總額,此系數可以稱為變通賬齡指數,再用變通賬齡指數乘以應收賬款總數即可。
賬齡分析是通過對應收賬款進行合理的賬齡分段、計算各應收賬款所處的賬齡段、將各賬齡段應收賬款匯總,評判公司應收賬款運行狀況,然后尋找產生高齡賬款的原因,為應收賬款管理提供指導依據的一種方法。
賬齡指公司尚未收回的應收賬款的時間長度,對仍在重復銷售的客戶而言同時也是應收賬款的周轉天數。通常按照各自企業合理的周轉天數將其劃分為4個級別,如將合理的周轉天數設定為30天,即可分為30天以內、30-60天、60-120天、120天以上及呆賬(120天以上未產生銷售額)。
賬齡是指負債人所欠賬款的時間。賬齡越長,發生壞賬損失的可能性就越大。壞賬損失賬齡分析法是指根據應收賬款的時間長短來估計壞賬損失的一種方法。采用賬齡分析法時,將不同賬齡的應收賬款進行分組,并根據前期壞賬實際發生的有關資料,確定各賬齡組的估計壞賬損失百分比,再將各賬齡組的應收賬款金額乘以對應的估計壞賬損失百分比數,計算出各組的估計壞賬損失額之和,即為當期的壞賬損失預計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