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有定義的準確性
網上有對專項審計的定義和描述是:專項審計是審計人員對被審單位特定事項進行的審核、稽查。如:只審查企業經濟活動,或是否偷稅、漏稅。
很明顯,他們是把某一項業務拎出來單獨進行審計,就稱之為專項審計。
就如選美大賽,需要把美女從頭到腳,從面貌到氣質,從才華到內涵等等方面羅列出來一堆指標,才算是評出了誰是最美女人。
專項選美呢(專項審計)?
不必全面評比,只需把美女們的某個部位單獨拎出來,如臉蛋、胸部、大長腿或屁股,或者某項才藝單獨拎出來評比皆可。
綜合選美選出的是最佳美人,而專項選美選出來的則是:最美臉蛋兒、最好胸器、最性感大腿,或最美翹臀。
如此看來,對某個點的評比,完全可以合并到綜合選美里!即:專項審計也是全面審計的一部分。
難道專項選美就是把綜合選美給肢解了?
非也!
小編覺得:專項審計定義,對于內審人來說,還是略微隨意和簡陋。
因為,我們內審業務本就是“由點到面”審計的,都是針對一個業務點,一個風險點開展審計,然后再串聯起來評估整個業務流和內控管理。
如果這樣論的話,所有的審計點都可以拆分為無數個“專項審計”!
2.專項審計,強調一個“專”字
專,既指專業,也指專項,也指專門,還指專人。
專業:涉及到比較特殊的技能的審計師才可以做的審計事項,門坎一般較高,比如稅務籌劃審計,目標成本管理審計、戰略管理審計等。
專項:未列入審計計劃,未列入原本審計范圍的審計事項,比如:你年度計劃內,或原有的審計范圍不包括“辦公室不準談情說愛”的審計事項,因辦公室戀情或男女關系過于混亂而不得不立項。
專門:只負責這一點業務,不涉及其他,使命單一,目標明確!
不像全面審計那樣針對內控整體的合規與效率,專項審計的目標具有多樣性:僅鑒證某人某事,評估某個風險,或領導的特殊癖好,如男人找對象,不看人品,不看臉蛋,不看收入,只關心胸大不大。
專人:針對某類特殊個人或人群的審計,或審計師隊伍中只有某些人才能審的業務,重點指原本沒審過的事項,比如離任審計,如果之前總經理以上級別的崗位離職時都要做離任審計,那就普通的管理審計,哪怕他離職的很突然。
如果某一天決定對某一個普通崗位的員工開展離任審計,就可稱為專項審計。
3.除了專,還要有深度
審計范圍本就包括現金管理,如果你這次僅僅審計現金管理,能稱為專項審計嗎?
能不能稱為專項,還得參考另外一個指標:深度!
如果你還是沿用原本的審計方法或審計程序,就不能稱為專項,哪怕這次審計內容只針對現金管理。
既然要稱為專項審計,還應該表達另一層意思:有足夠的深度,或足夠的特殊。
原本只盤點現金,只查看現金流水,遠遠達不到專項審計的程度。
要有獨特審計方法或視角!
比如:現金收支流程對企業整體現金流安全的影響,現金管理對戰略決策的影響?現金籌劃人員專業能力的勝任程度?現金管理與零庫存管理的匹配度,等等。
只有把原來“合規”與“效率”式審計,深化到運營機制或戰略管理的視角來,才可稱為有深度。
也只有深度比原來深,而且足夠深,才可稱為專項審計。
4.得區別“專項”與“單獨”,專項有時也只用來表達“重視程度”
足夠突然、足夠重視,足夠與眾不同,也可以稱為專項。
非說專項審計必須有嚴謹界限,必須有成體系的審計方法的說法,有點過于較真兒和刻板了。
實務中,我們往往會把“與眾不同”的審計事項,也稱為專項審計。
就比如上文所說的選美大賽,原本針對美女從肉體到靈魂的方方面面進行評比,你突然打斷原本的評比程序,只評比誰的胸最美?
只為滿足現場男人們的某一種癖好,也可稱專項。
另外,專項也需要開發出新的東西,比如:最美笑容,最美鎖骨等!
就算繼續了原來的評比,但有了很多新東西出來,比如胸部評比,除了原本的標準外,突然增加了很多新標準,且足夠新,如:靜態美,動態美,正面美和側面美,常態與變形美等等,也可以稱為專項。
總之,專項有時也只是程度用語,只為強調與眾不同,與之前的不同,與正常程序不同,足夠特殊和變態,就把它叫做專項審計。
您說呢?